上一主题:丁圣元:人民币利率长期趋势看低
下一主题:决定2006股市走向的十大猜想
返回列表 发帖

金融期货推出存三大悬念

伴随着金融期货越来越近的脚步声,相关金融机构对此市场的参与姿态已经风生水起,而未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制度框架正带给业界越来越大的想象空间。

悬念一:是否采取统一监管模式

由于金融期货涉及多个金融领域,与许多行业监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金融期货选择何种监管模式,将直接决定金融期货市场的未来格局。

现在,问题的焦点在于,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财政部等与金融期货相关的管理机构,在将来金融期货的监管中应该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根据国外经验,对场内期货市场的监管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设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如美国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二是由金融监管局对银行、证券、保险和衍生品市场实行统一监管,并由下属的证券期货部门对期货市场进行统一监管,如德国、英国、法国、韩国等。三是分行业监管。在日本,农产品期货市场由农林水产省监管,工业品期货市场由经济产业省监管,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由金融厅监管。在印度,金融期货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商品期货由远期市场委员会监管。

北京期货商会执行会长王化栋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金融衍生品市场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体的监管构架取决于市场的发展情况,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监管需求。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情况下,按品种分行业监管更利于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等到将来走向混业经营阶段,统一监管更加符合监管需求。

悬念二:是否成立金融期货交易所

因金融期货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国内证券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对金融期货的交易权已展开争夺,并均对金融期货进行研发。

不过,市场也有另外一种传言,为平衡各方利益,国内将成立专门的金融期货交易所。本报对此曾进行报道,并有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有意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黄金交易所为平台,在上海打造一家新的金融期货交易所。但未得到明确证实。

TOP

悬念三:经纪业务花落谁家

目前,国内期货公司独享商品期货的经纪业务权,但将来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究竟花落谁家尚不确定,证券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甚至商业银行已经加入到这场争夺中。

对于股指期货,证券公司显得势在必得。经过多年发展,一部分优质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已经具备了代理证券衍生品种的能力,许多证券公司的研发部门早已开展证券衍生品种的研究。而且《证券法》的修订为证券衍生品种确立了法律地位。

对于外汇期货,刚刚成立的货币经纪公司呈现后来居上之势。根据规定,货币经纪公司可以开办境内外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境内外衍生产品交易。显然,将来外汇期货推出,货币经纪公司将成为外汇衍生品市场的主力军。

《第一财经日报》还了解到,商业银行也在酝酿对将来利率期货的经纪业务。尽管这一切似乎还较遥远,但期货公司早已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

伴随着期货公司的分类监管改革,将来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被允许开展金融期货代理业务,这将使金融期货市场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经纪公司结构。

“多元化也许只是分业经营的产物,不排除某一天,证券与期货会走向同一条道路,那时会出现一种综合型的经纪公司。”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丁圣元:人民币利率长期趋势看低
下一主题:决定2006股市走向的十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