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证监会拟提上市公司再融资分红门槛
下一主题:中金公司并购业务首次打入全球20强
返回列表 发帖

招商证券:为IPO清障 卖超标博时股权

8个月前的得意之作很快就变成了一道不高不低的跨栏。今天,希望成为券商IPO第二的招商证券正忙于清理冲刺途中的各种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超标的博时基金公司股权。
业内人士认为,鉴于A股市场现状和当初的冠军级竞买价,招商证券以“不低于最终每股竞购价的价格”卖出博时股权的愿望比较奢侈,除了大股东招商局集团,其它国内机构恐怕要坐地还钱。
控股博时 IPO路上一块石
收购金信信托所持博时基金公司48%股权、完成对博时公司的控股,是招商证券在2007年的得意之作。但当时恐怕很少有人想到,从拍卖锤落定的那一刻起,这笔买卖也会让招商证券牙痛——因为半年之后,博时股权已经成为横亘在招商证券IPO冲刺路途上的一道不高不低的跨栏。
据悉,招商证券作为创新类试点券商已经连续四年实现盈利,截至2007年12月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35亿元,同比增长75.57亿元,增幅305.02%;实现利润总额65.01亿元,同比增幅343.10%;净利润50.82亿元,同比增幅305.98%。招商证券的优异业绩,使其在5家准备首发上市的券商里,最为业界所看好。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招商证券的IPO进程却一波三折。早在2007年6月16日,一则《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接受辅导公告》,标志着其IPO计划的正式启动。根据这则公告,招商证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股票,“现正接受高盛高华、瑞银证券公司的辅导”,市场亦因此翘首期盼继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之后的第二单券商IPO问世。但之后,招商证券就进入一个漫长的静默期,有关上市进展的信息基本消失。
中信证券一位投行人士称,所持博时股权超标恐怕是招商证券IPO前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据了解,通过竞购,再加之前拥有的25%股权,招商证券持有博时基金公司73%的股权,达到绝对控股。问题就出在这73%的股权上。目前,招商证券持有博时基金73%股权,超出了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比例上限,因此,招商证券至少须转让近三成的博时股权,才能达到证监会审核标准,顺利实现IPO。而且,股权转让行动完成得越早越好。去年50亿元的盈利虽然乐观,但是面对今年的市场环境,招商证券也要对2008年盈利情况做好两种心理准备。
博时股权 河东河西仅一年?
从2007年12月博时股权拍卖至今,也不过8个月的时间。但就在这短短的8个月内,A股市场高台跳水,招商证券也坐到了火炕上。博时股权不得不抛,抛了又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这是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
如前所述,博时基金公司该笔股权的账面价值仅4800万元。但伴随着证券市场上一轮的牛市行情,基金行业整体复苏,特别是博时公司抓住市场机会,通过持续营销和“封转开”等方式进行规模扩张,这笔48%的股权迅速增值。而之前银华基金公司刚刚进行的股权拍卖情况也吊起了市场对博时股权的胃口:博时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接近银华的两倍,而银华21%股权拍出11.8亿元,平均每股56元。更重要的是,48%的股权接近51%的控股底线,新股东将拥有对博时基金公司的话语权。——这,或许可以作为招商证券对博时股权志在必得的注脚。
然而,控股股东的座椅还没有捂热,招商证券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有点尴尬的问题:更习惯于“高抛低吸”的江湖老手,这次可能要演砸了。2008年以来,证券市场一泻千里,基金公司的股权交易风光不再。中海基金股权以7.5元/股的价格被法国爱德蒙得.罗斯柴尔德银行拍走,天弘基金股权以1.2元/股的价格被漳泽电力(000767,股吧)出售,摩根士丹利则以6469.5万元的总金额收购了巨田基金35%的股权。这些基金公司的股权拍卖现状,似乎为博时股权再转让树立了一个不太乐观的参照系。
国信证券一位研究人士指出,眼下,A股市场由牛转熊,招商证券的处境也比较微妙:如果不转让适量博时股权,公司很难迈过IPO审核这道关;如果转让博时股权,又可能出现大幅折价的情况,“近三成的股权比例,缩起水来是什么概念?何况2008年的股市不比前两年,券商的盈利能力本来就受到较大影响。如果变成高买低卖,还真是招商证券的一个不小的负担。”
几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博时股权的接盘方和接盘价格,可能是招商证券的心病之一。如果招商证券不以关联交易的方式出售博时股权,这部分股权难免会大幅缩水。
大股东施援手 优于外人“打劫”?
毫无疑问,招商证券正在积极寻求接盘者。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以及去年底招商证券的竞买天价,会有哪家机构愿意收购这部分博时股权,接盘价格又是什么样呢?
首要问题是,大股东会否施以援手?上述中信证券的投行人士认为,如果从资产保值的角度出发,由大股东招商局集团或其下属企业原价收购超标的博时股权,是一种对招商证券比较有利的结果,它不仅搬走了招商证券IPO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还维护了招商证券的盈利能力,对招商证券IPO后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支持。
目前,亦有消息表明,招商局集团的确正在考虑增援招商证券,但该事项还未最终拍板落定。据记者了解,招商证券天价拍得博时股权的资金,部分就来源于母公司招商局集团的借款。旧债尚未结清,又要招商局集团在基金股权缩水严重的市场背景下原价接盘博时股权,这恐怕要给招商局集团的香港股东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和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方面曾在不同文件中提到,由于招商证券合计持有博时股权比例超过49%,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授权董事会在一定时间内,以不低于最终每股竞购价的价格转让多出的股权。这一表态,为大股东出场救火提供了更大想像空间,毕竟,在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危机公关时,大股东往往都是第一个冲出来甘作奉献。
对于上述消息,记者未能从招商证券方面得到求证。但博时总经理肖风在今年7月份曾表达过一些相关观点。他说,博时基金欢迎新股东的到来,超出证监会49%比例限制的股权将被转让,很多外资机构对博时基金股权很感兴趣,并且意图不计价格进行收购,但目前股东方仍有意将这部分股权转让给内资机构。
接下来,哪家机构、会以什么样的价格接盘博时股权呢?
来自博时基金公司的资料表明,目前博时总共有三位股东,除招商证券外,另两家股东分别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者分别持有25%和2%的股权。与招商证券一样,长城和广厦在博时股权拍卖中,应该也享有优先购买权。但迄今为止,这两家公司迟迟没有流露出增持博时股权的迹象。
其它机构如一些实力雄厚的财务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或金融机构等,非常有可能参与博时股权的竞购。但业内人士称,买卖双方将在收购价格上讨价还价。
另据分析,由于此次招商证券仅为满足IPO需要而抛售部分博时股权,接盘者不可能获得实际控制权。这样,除非买方单纯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否则,博时股权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从而反过来影响其股权定价。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证监会拟提上市公司再融资分红门槛
下一主题:中金公司并购业务首次打入全球2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