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半年报业绩亮丽 众券商上市仍需赶路

部分优质券商近年来净利润变化表
单位:万元
券商 04 05 06中
中金公司 15236 45598 17283
国泰君安 -29197 1109 70204
广发 12383 15773 26702
国元 3047 -12111 30591
长江 662 -9631 23348
华泰 -19720 413 52780
光大 -8080 6199 21263
东方 3525 -3169 55074

近日,47家券商陆续公布了半年报,亮丽的业绩报表基本反映出行业复苏的境况,各公司的净资本都有所增加。优质券商的上市冲动增加,他们上市计划能否加快提上日程?
借壳之路不平坦
今年不少优质券商都表示有上市的计划,并且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董事会讨论当中都有涉及。上市成为做大净资本的首选,已经从一种远景规划转变成了现实需要。
“借壳不是没有考虑过,我们的董事会办公室就在对上市的事情进行准备,一直以来也是综合考虑两种途径。”光大证券有关人士近日表示。
一般来说,比较理想的壳资源是:负债、对外担保、关联交易以及股权投资较少;在业务上或股权上与券商有密切联系;股权关系简单;壳资源的净资产规模与券商基本匹配。但这显然并不容易寻找。广发欲借壳延边公路的消息早在几个月前流传,延边公路停牌至今,但目前尚未有正式方案出台。
其实,借壳上市就其技术难度而言比IPO更复杂。相比IPO,借壳上市的优势在于“短、平、快”。如果重组方案好的话,那么券商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市。但是,壳资源的选择以及重组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借壳上市更为复杂,而壳资源隐性负债、对外担保和关联交易,这些问题往往在重组时不易被发现。
东方证券有关人士进一步表示,券商借壳的难度一是如何将金融公司与实业公司的经营分离,也就是如何剥离原来的业务,这其中可能不利于保护原有股东的利益。二是在当前股改的情况下,如果是已经实行了股改的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就对价与补偿的问题需要谈判,有可能以较高的代价换取较低的股权比例。三是如果借壳还未股改的公司,则可能面对的是问题公司和ST公司,他们的债务处理将比较繁琐,一般情况下,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最后,在进入之后,证券公司仍将面临能否持续盈利,获得再融资机会的问题。所以,综合考虑,他认为,借壳的时间可能并不短,同时付出的成本代价不小,且还有不少风险因素在其中。这也是在美国等资本市场上,优质公司较少有借壳上市行为的原因。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借壳也许并非券商的上选。无论是券商本身的质量还是其上市的路径选择,都决定了在近1-2年内,真正能够上市的券商屈指可数,投资者切不可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炒作所谓券商借壳概念股。
IPO连续盈利待考验
对于能否直接进行上市融资,一些券商高管也坦言,IPO应该是第一选择,相对借壳成本较低,风险也小。
 但是,连续盈利的条件目前还少有券商能够达到。券商业绩波动十分明显,特别是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受行情的影响较大,“去年穷,今年富”的情况十分普遍。目前中金、光大、东方、海通、长江、华泰、国元等券商都传出过上市计划。在这些券商中,只有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能够达到连续三年盈利。光大证券表示,由于2004年亏损,因此,IPO上市要到08年的时候才能够符合条件。研究人士指出,由于行业已连续4年亏损,使得多数创新试点证券公司的持续盈利水平难以达到IPO的要求,即使部分公司能够达到要求,但因为股本规模庞大,凭借2005年的盈利水平难以获得理想的发行价格。
有创新试点券商表示,近日在由证券业协会召集的讨论会上,证券公司上市并做大做强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上市也是推动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证券公司自身离上市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努力改进。
正如一家大型券商战略规划负责人所表示的,对于多数欲上市的券商而言,未来的一两年将是夯实利润基数、寻找核心竞争力,为上市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中信证券的榜样效应
上市对券商的好处究竟有多大?中信证券这些年逆势崛起,为那些未上市券商树立了榜样。通过上市,中信证券的资本实力明显提升,使之能够在行业低迷时进行一系列大手笔并购,积蓄能量。去年9月,中信证券联手建银投资,成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全面接管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几乎同时,中信宣布出资7.8亿元收购金通证券;今年1月,中信证券又打响券商境外并购第一枪,出资3.8亿港元收购中信资本市场控股公司旗下3家子公司。
今年6月27日,中信证券5亿股非公开发行尘埃落定,融资额达46.45亿元。此次非定向增发后,中信证券的自营规模、资产管理规模和承销规模等都会大大提高,这将进一步拉大其与国内其他券商之间的距离,凸显中信证券的龙头地位。
中信证券的上市,也令其股东的原始投资得到极大增值。按照5月15日的收盘价计算,其原始法人股东的财富已增值10倍以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