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货币政策:明年将在保持稳健中更趋灵活性

在过去的一年中,央行频频打出货币政策组合拳,动用了包括窗口指导、发行定向票据、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多种手段来应对信贷冲高和流动性过剩。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分析人士认为,明年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同时也将增强其灵活性和预见性。
“稳健”内涵的演变
对于即将到来的2007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迎来第十个“稳健”年。从1998年开始,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货币政策有扩张、紧缩和中性之分,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很难归于其中的任何一类。显然,对于实施已经9年的稳健货币政策来说,“稳健”二字并不是针对操作层面,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从央行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思想。
事实上,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的是偏于扩张性的稳健货币政策。而从2004年开始,央行就在持续紧缩,只是紧缩过程不是急刹车,而是缓慢地小步收紧银根。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确保低通货膨胀、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这样的目标下,2006年的货币政策呈现出偏紧的态势。
信贷的迅速膨胀是2006年金融运行的一大突出问题。年初央行确定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2.5万亿元,一季度就完成过半,前三季度达到2.76万亿元。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放贷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全年预计仍将达到3万亿元。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570亿美元,同比增加660亿美元。11月单月的贸易顺差234亿美元,较10月份239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仅略有下降。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之下,央行不得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使得流动性更加泛滥。
货币供给成调控重点
权威部门已经做出判断:当前宏观经济中,投资、信贷回落基础不稳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仍在加剧的问题依然存在。据此,明年央行将继续适度控制总量,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和突出矛盾,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保持货币信贷平稳的增长。
就信贷来说,央行将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央行一方面将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产能过剩企业的一些贷款;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支持,开发以拉动消费为重点的信贷产品,扩展此类业务,同时还会加大对中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货币政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央行将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保持总量平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资本项下可兑换的改革力度。
稳健政策包含诸多灵活手段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10.5%。在宏观调控措施出台之后,外界普遍调低了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水平的预期,对于兼顾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来说,是继续趋紧还是改为中性目前尚难预料。
和年初相比,目前投资增速减缓,因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相对减小了;但不能排除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的情况出现,因此央行对未来通胀仍保持警惕,在这个意义上不能排除加息的可能性。
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加工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使得外汇源源不断涌入,因此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是货币政策总量控制的主要目标。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行的主要武器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久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经公开表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交替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与公开市场业务是较好的货币政策组合。确实,央行年内三次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表明该政策正在成为央行的常规调控手段,随着流动性的泛滥,央行很可能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些分析师就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央行还将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使其达到9.5%。
不能排除通胀形势恶化、央行加息的可能,也不能排除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趋于中性的可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不仅要求央行要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影响做出科学判断并及时采取行动,而且要对政策措施出台以后的效果进行跟踪观察并适时完善。今年央行的系列动作中组合运用了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利率政策,从货币政策实践来看,驾驭日益复杂的经济,央行的政策手段将更加灵活。
在最近几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职能正在从原来直接刺激或者抑制经济增长转向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稳健”意在货币政策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预见,货币政策在2007年更多的是预调和微调,“政策稳、手段活”将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