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加息的雨会下在几月

春天还没到,现在才是一月,但是,关于中国要加息的毛毛雨就开始下个不停。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对政策的预测就像是猫和老鼠的游戏,但是参与者还是络绎不绝,乐此不疲。既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今年加息堪称大“趋势”,当然,其中也不乏反对的声音,让我们看看,加息的雨究竟会不会下?会下多大?会下在几月?
先来听听加息的理由吧。从宏观形势来说,在投资和信贷都有反弹的2006年,为了给过热的经济降温,央行曾在4月和8月分别做过两次加息。今年,面对仍然有望保持高增长的经济形势,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因素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和消除,固定资产投资冲动依然强劲,因此,加息者认为,为了使经济在“好”的同时又能“快”,今年采用加息手段的可能性很大。
加息是降低流动性的最后一招。流动性过剩是今年央行面临的头号难题,“疯牛”在股市上的狂奔就是其表现之一。为了抑制过剩的流动性泛滥,央行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包括继续公开市场操作、从1月1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从以往的经验看,要达到预期效果似乎不太容易。那么,下一步把加息从货币工具箱里拿出来是很自然的事。
中国目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央行在去年8月份同时调高存贷款利率之后,中国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达到了2.52%,扣除20%的利息税和年均约1.3%的通胀后,实际利率水平仅为0.7%。有观点认为,如此低的资金成本,是造成中国投资过热以及资产升值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些理由受到了反对者的挑战。从宏观角度看,反对者认为,一旦加息,无论是提高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将会对政府当前的经济政策产生负作用。提高存款利率,除了会引来更多国际热钱、增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外,还可能会使本来就偏好储蓄的国民储蓄更多,这会抑制消费,与政府希望通过增加国内消费启动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相悖。如果只提高贷款利率而不提高存款利率,有可能会出现2006年4月份时的情况,会让银行发放贷款更加有利可图,放贷冲动更强烈,对政府减缓信贷增长的努力带来损害。
加息对抑制流动性过剩的作用又能有多大呢?反对者表示怀疑。大幅加息有损国民经济,小幅加息则又如“隔靴搔痒”。既如此,一动不如一静。
最为重要的是目前的通胀率较低,加息似无必要。
而从外部环境看,也不具备加息条件,其中美国因素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分析家们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有趋缓之势,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去年已停止加息,在今年减息的呼声很高。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央行一直力图维持相对较低的利率,以维持一定的中美利差。如果今年美国减息,这将减少中美利差空间,进而限制央行的加息空间。
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看,加息的结果可能会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和更加泛滥的流动性。更不用说,对于抑制投资和信贷增长,相对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以及银行的放贷冲动,加息的效果远不如行政性手段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大。
到底是加息还是不加息,就像是硬币的两面性。加有加的道理,不加有不加的理由。依笔者愚见,加不加息、何时加息、加息多少取决于央行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利弊权衡。从这一点上来说,3月份的数据尤其是CPI的表现对评估加息的可能性十分重要。这或者可以理解为第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在第二季度或下半年加息,考虑到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估计加息的幅度也不会很大,一种比较可能的选择是:温和地上调27个基点。
但是,因为目前央行对我国的利率政策是盯住CPI还是盯住资产价格的思路并不十分清晰,因此更增添了预测的难度。如果CPI依然保持低于3%的水平,通胀压力不足为虑。但是,央行会不会为了改变人们对资本市场的预期而意外加息呢?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而且随时都有这种可能。看看“疯牛”最近对中国居民包括农民的吸引以及最高层对此的关注就可以明白,这种疯狂实在是让人担心。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央行明天突然宣布加息,也不用感到意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