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785
- 帖子
- 270
- 主题
- 210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从某种角度讲,作为学者型官员的聂庆平更像是一位布道者 “认认真真地研究中国金融国际化问题,作出学术贡献。”这是聂庆平的人生愿望。 初见聂庆平,第一感觉他更像是一个大学里的老师。身材中等偏瘦,戴着眼镜,温文尔雅。很难相信聂庆平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事实上,聂庆平确实也是一位学者型的官员,在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同时,他也是一位博士生导师,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和苏州大学担任指导导师,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近年来,围绕经济转轨过程的金融风险防范、证券市场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和国企海外上市等问题展开学术研究,聂庆平翻译出版了《英汉金融与投资术语词典》、《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问题研究》、《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回顾与展望》和《中国股票市场探索》等专著,并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学者”的名头,对于聂庆平来说是名副其实。 从某种角度讲,聂庆平更是一位布道者。聂庆平在金融领域有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他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工作过,是中国最早从事全国国债流通市场改革试点和上海、深圳股票发行与交易试点及全国证券经营机构清理整顿工作的权威专家之一,对中国早期股票市场试点和规范化管理,以及建立相应的立法监管制度等都有过突出贡献。聂庆平多年来一直从事B股和H股的研究,足可称之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探索者、中国股市发展历史的见证者。 虔诚布道,执著于内心的追求 1997年,让聂庆平感觉十分沉重。 这一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聂庆平也在这一年结束他在证监会9年的工作,进入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 金融危机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货币贬值、百姓的购买需要基本停止及资产大幅下跌;使得银行债务增加,企业之间没有流动性资产,对社会、企业、家庭及每个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切,让聂庆平深深地感到:做好金融管理工作、防范金融危机远比管好一个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也更为艰巨和复杂。也正是这一点,对他后来专注于防范金融危险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聂庆平说: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市场开放。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同时,市场的开放也带来了各种金融风险,不容小视,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经验积聚:投资的三条标准 聂庆平在光大控股公司任职多年,对股票市场有很强的实操经验。当记者问他如果作为一名投资者,会买哪只股票时,他诡秘地回答:相比之下,资源行业发展较好。但若想细致分析股票好坏,有三条标准,如果哪只股票符合了这三条标准,那就要关注了。 “首先看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购买的股票一定要是新兴推动增长的行业。其次再看它在新兴推动增长的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一些大企业的股票,即蓝筹股。最后看金融管理水平及两个财务指标:每股盈利、市盈率。”聂庆平认为,在行业基本看准的情况下,每股盈利越超高,说明这个企业越赚钱;市盈率指标越低,说明股价上涨的空间越大,将这两个指标组合起来,每股盈利水平适中及市盈率水平较低,就应关注了。 监管失效:错误的矛头指向 “说到企业,不得不说企业信用问题。目前,企业失信已经成为金融领域乃至各行各业中的大问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人将其归咎为监管失效,这是不准确的。”聂庆平有些愤慨地说,因为并不是有了监管,它的发展就会好。就“德隆案”来说,可以归为监管失效。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完善的西方国家里,所有的企业融资首先是要有担保与抵押,并且,银行也有一系列的标准及审批程序,企业获得的融资金额不会超过抵押金额太多,不会发生“德隆案”那样的事情。我们不能只从金融监管失效的角度寻找“德隆案”发生的原因,因为如果这样,就要加大监管力度,就不能形成社会制约,整个金融领域就不会“活”起来,就会使金融领域形成劣性循环。其实,问题的根本不是监管不够,而是监管太多,缺的是社会共同监管企业文化、先进的市场制度以及整个社会的评价标准和约束机制。 监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市场本身也应有监管机制,尤其是企业家自律。企业是公众公司,企业家替社会公众管理一笔巨大资产。为此,企业家要对社会负责。衡量企业家价值的大小,要看企业净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竞争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如果达不到指标,那么,这样的企业家只是“吹泡”企业家。目前,我们说中国经济崛起,GDP增长快速。但是,有多少企业达到这种程度呢?举个例子说,广东的芯片三天不生产的话,全球电脑工业就会发生问题。但是广东的企业有多少是中国的呢?事实上这里的三天不生产,只是三天中国人不上班而已!产品的技术、原材料等并不是中国的,因为中国劳动力最便宜,许多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的主要生产环节并不是在中国完成的,而是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跨国公司,中国只是其庞大的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最后组装地。所以,这种“Made in China”是不准确的。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家们应承担起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责任和义务。 “布道者”的困惑 聂庆平感触最深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他认为,这项改革与金融体制的关系冲突太大,只谈资本市场的改革或只谈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是非常片面的,因为这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制度,又是整体的经济改革,让聂庆平感到疑惑的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体制整体的改革,应该孰先孰后?又该如何配套? 不可否认的是,资本市场已经开创了很好的机制,但是开创的初衷是希望企业可以筹资、融资,不断通过资本运作,扩大再生产,使企业规模越做越大。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起到“加油站”、“引擎血液”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不仅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反而造成一些上市的企业没有动力,不尊重市场规则,大量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企业亏损,甚至一部分民营企业家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圈钱”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不是资本市场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制度的问题,进而是整个社会市场制度的问题。 资本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又有赖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进步和完善,两方面都离不开。在聂庆平看来,这是一个有待翻越的山头,中国要想翻越过去,就要坚持改革开放,稳步前进。 聂庆平 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代总裁,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一直致力于B股和H股的研究,在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方面有独到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