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私人股权投资热潮未到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10月25日宣布斥资3.75亿美元收购中国最大的建筑设备制造商——徐工机械85%的股份。坊间认为,从财务角度看,凯雷出价偏高;但从另一角度看,此举说明该基金眼光长远。
其真正用意在于获得一个和中国经济共同成长的资格。
在香港一家投行资深人士看来,私人股权基金是瞄准了中国的体制缺陷和经济发展潜藏的巨大商业机会,他们期望借助自身在发达资本市场积累的经验优势,赚取“中国利润”。
凯雷带动新一轮投资热
此前,凯雷已与软银亚洲共同出资4500万美元投资天津顺驰不动产网络集团;另外,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东以超过90%的赞成票通过了凯雷以4亿美元收购太保24.9%股权的协议。
凯雷集团亚洲基金联席主管杨向东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收购徐工成功的关键是凯雷长远的眼光及资源的投入和承诺,且凯雷具备广阔的全球网络、完整的亚洲平台及在各个行业包括工业界的投资经验,这都是“凯雷的优势”。
目前,凯雷投资在亚太区(包括日本)共有四支基金,规模达19亿美元。其中凯雷亚洲合伙人基金成立于1998年,为是次投资徐工机械的基金,该基金为企业收购基金,规模约7.5亿美元。目前,凯雷在中国创业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约2亿美元,加上本次投入的3.75亿美元,其在中国的总规模已相当可观。
就在凯雷活跃于中国收购市场时,刚离开软银亚洲的黄晶生开始在上海忙于BAIN CAPITAL上海办事处的筹备工作。这家位列美国前10位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因加盟参与海尔收购美泰而被国内传媒知悉。
帮助国内企业收购海外企业是私人股权投资的另一项主要业务。目前,国内企业与私人股权投资联合完成海外收购已渐成趋势。典型的案例是2002年11月,网通、新桥和软银亚洲联合收购亚洲环球电讯;2005年,GA、TPG和新桥联合投资联想,并助推后者收购IBM的PC资产。
走进来、送出去,都牵扯上了私人股权投资的身影。
经过数年的铺垫,以华平、新桥为代表的私人股权投资先驱已完成“探路”中国的过程和使命。
真正的热潮还未到来
据普华永道与3i公司发布的数据,1998年到2003年,全球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累计融资约9010.9亿美元,累积投资额为6831.1亿美元,还有2179.8亿美元在寻找出路。
2004年,亚洲私人股权总投资额为116亿美元,其中有超过30亿美元的资金希望投资中国。2005年上半年,以亚洲为主的新兴市场已出现15个私人股权基金,每支规模均超10亿美元。
一位资深的国际投资银行家据此判断,私人股权基金呈“过度”迹象。这个判断得到华平投资总裁孙强的认同。
但更多从业人员对此否定。在他们看来,像凯雷、华平这样在美国排名前20位的公司来到中国的寥寥无几,真正有底气的公司还在观望,市场高潮远未到来。
考验甄别和获取能力
有本土资深市场人士透露,2002年有关机构就已做过关于私人股权基金的前瞻性研究。这些公开进入市场的基金未来将是搅动中国市场的主力部队,它们定位清晰——首先突破地方省级国企,目前还不奢望分“央企之羹汤”。
他认为,目前国内项目的确很多,这对私人股权投资也是一种考验,比如,考验他们对项目的甄别和获取能力。在他看来,目前私人股权投资在上述方面还有欠缺,他们尚属于原始的乱撞阶段,对本土公司的做事方式还不能兼容。
其实,外来者能否站住脚,关键在其调动、整合资源和资源落地的能力。
徐工交易的敲定反映出,真正的实力投资公司在处理政府关系、带动相关资源和把握交易细节上,展现出了更加灵活的商业技巧和坚韧的耐力。面对中国市场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完成交易的想像力和突破能力已提高到新的层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