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券业崛起:创新、上市和PE梦想


  本报记者 汪恭彬 上海报道
  
  沉寂多年的中国券业在2006年终于崛起。
  这一年,52家券商携手将净利润总额推向200亿元,横扫历史阴霾;这一年,券业竞相创新,图谋上市,如火如荼;这一年,券业染指期货,拉开收购之战;这一年,券业等来PE试点,崭新的时代正在步步走来。 
  
  金融控股雏形正在形成
  2006年是券商值得喝彩的一年。截至2007年2月2日,50家券商在中国货币网公布了2006年未审计报告。报告显示,其净利润总额超过180亿元,每家盈利达3.63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和宏源证券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2亿元和2.3亿元。
  而在2005年,上述50家券商共亏损45.66亿元。
  而从已经公布的50家券商财务报告来看,在369亿元主营收入总额中,手续费收入213亿元,占57.76%;自营差价收入占28.43%;承销收入和委托投资管理收入分别仅为11.54%和2.27%。
  券商收入和利润向创新类券商倾斜的迹象非常明显。从净利润排名来看,除红塔证券外,前17名全部为创新类券商。
  经纪、自营和承销等传统业务仍是券商主要收入来源,新兴的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开始显露贡献。券商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9家创新试点券商成为券业的脊梁,它们分享了45%的手续费收入,25%的自营证券差价收入和25%的证券承销收入。
  创新、上市成为2006年券业的关键词。2006年,已上市的中信证券和宏源证券,分别大幅上涨了6倍和3倍。同时,广发、海通、国元、国金等数个创新类券商都在试图借壳上市,以分享股市盛宴。
  而受到券业上市的刺激,券商的借壳公司及股东方也纷纷被市场予以价值重估,纷纷走出波澜壮阔的行情。
  与此同时,股指期货也吸引了券业的眼球。正如中国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源所言:“期货熬过14年寒冬不易,但可能倒在牛市的前夜,我们要绝对抵制券商低价收购期货公司之举。”
  而透过参控股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加之2006年岁末券业获得的PE试点,券业的金融控股雏形正在形成。
  
  结构失衡和PE梦想
  “你要比较各大券商的业务结构,而不能单单看总额。”中信证券的一位高层对本报记者说。中信将目标瞄向国际一流投行,如高盛、美林等。
  从国际投行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出,经纪、承销和自营收入尽管作为公司的业务基础,但作为传统业务的比重却在下降。
  与之相对,财务顾问等创新性业务则在总收入中占有一定比例。例如,美林公司的财务顾问和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24.13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26.28亿美元,同比增长8.91%,高于收入总额的同比增长率8.20%。
  “我们一直瞄向的是国际大投行。”中信的一位高层说。
  在中信的业务结构中,由于前几年大肆收购券商,其经纪业务稳居国内第一;而投行业务,由于其确立大蓝筹高端策略,使其在承销业务上可与中金并驾齐驱;自营和资产管理方面,中信透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做足买方业务。
  某种程度上来,券业的收入、利润的结构性问题,在近阶段并不会得以缓解。在局部范围内,一些中型券商,则试图在创新业务方面———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大做文章,以获取优势地位。
  招商证券和东方证券2006年的资产管理业务分别收获了2.67亿元和2.35亿元的净收益。
  而贵族者如中金,尽管在投行业务上,尤其在国际投行业务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但在海外蓝筹相继回归A股,及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迅猛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感叹本土券商诸如中信等带来的挤压。
  2006年,中金的手续费收入仅4.99亿元,50家券商中排12位,不到第一位———国泰君安20.89亿元的1/4。
  “中金的营业部太少,投行业务又面临日益加剧的竞争。PE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利润增长点。”有分析人士说。
  相比上述传统业务,不少创新券商都将目光瞄准到PE这一试点业务上来。
  PE的成功案例足够令券业惊喜。早前从中金分离出去的“鼎晖”,则以成功投资蒙牛创下了致富神话。
  这无疑点燃了券业早已按捺不住的财富梦想。
  “我宁可放弃财务顾问的费用,而换为对公司的PE。”一家创新券商的高层说,“我们现在就投资那些拟上市公司,然后帮助它们上市,获取收益,这才是国际投行获利的关键所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