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瑞银证券股权转让路线图明晰
下一主题:首只“封转开”基金启航在即
返回列表 发帖

高盛:IPO大鳄的IPO之路

目前的高盛是一家全球性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主要从事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投资管理业务以及证券服务等业务。
在过去的两年中高盛的股价大幅上扬了90%,目前市值已经达到了958.4亿美元,是目前华尔街的领袖性企业之一,拥有很高的声誉。不过在最初的时候高盛公司却很微不足道。
马库斯.戈德曼(Marcus Goldman)在1869年创立了高盛公司。不过,与莱曼兄弟公司创始人亨特.莱曼以及他的两个弟弟以用基本生活品换取农场主的棉花起家不同,戈德曼一开始从事的就是金融业务。当年戈德曼在纽约的街头巷尾搜罗商业票据,并将这些票据夹在帽檐上防止丢失,到了中午时,戈德曼就把这些票据卖给纽约的商业银行。1993年,高盛在公司125周年庆时还对这段往事作了回忆。
在高盛的发展历程中,有一系列重要的转折点。
在1896年高盛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他们开始建立地区性的网络机构,这为他们之后接下西尔斯.路伯克公司的单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06年高盛与莱曼兄弟一起主导了西尔斯.路伯克公司的IPO,以西尔斯.路伯克公司作为起点,这两家投资银行在整个20世纪初主导了华尔街的IPO市场。
高盛另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在1956年接下了福特汽车的IPO大单。当年这笔5.6亿美元交易是整个华尔街讨论的焦点。总共有700多家证券公司参与了福特汽车IPO,当时获利最大的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高盛。其实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高盛与福特汽车都保持着近乎完美的关系。高盛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只开福特汽车,并尽量与福特的竞争对手保持距离,而福特汽车则把几乎全部的投资银行业务交给了高盛。
这种默契一直到了1997年才出现变化,当年摩根大通成为福特汽车出售其租车预算公司的顾问并主导了福特旗下赫兹公司的IPO。
虽然是IPO市场的领袖,但高盛在自己公司的上市问题上却犹豫不决。
1996年,高盛公司的172位合伙人在年会上为是否需要将高盛变成公众公司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些资格较老的合伙人认为上市将使公司实力加强,这可以解决合伙人跳槽带来的公司资本下降的问题。但这种想法却遭到了新生代的反对。不过争论仅仅维持了一天,根据媒体的描述,第二天合伙人们就接到了一份简短的备忘录,主要的意思基本上就是经过了慎重的讨论,合伙人们“愉快”地决定保持合伙人体制。
不过最后高盛还是选择像他们的华尔街同行那样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本,高盛于1999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终于结束了长达130年的合伙人制度。
而在成为上市公司之后,高盛开始更多、更加努力地拓展新的领域,这家老牌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已经广泛介入大宗商品交易以及对冲基金业务,并且成为了这些行业的领袖之一。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瑞银证券股权转让路线图明晰
下一主题:首只“封转开”基金启航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