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ST联华被指存阴阳协议 股东欲与之对簿公堂
下一主题:高铁业务太淡 晋亿实业让工人请特别假
返回列表 发帖

多伦股份正和股份暴涨背后隐现神秘席位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
  要举出近期A股市场上涨势最强劲的一支金股,恐怕会有很多选择;但如果要举出一双牛股,则非多伦股份(10.80,-0.19,-1.73%)(600696)、正和股份(6.74,0.01,0.15%)(600759)莫属。这两家同属于自然人陈隆基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在近期的资本市场中可谓风光无限。而经过对比近半年的大宗交易信息和交易龙虎榜,一家以私募机构为主体的券商席位浮出水面。
  从今年7月起,由于具有国际板概念和涉矿传闻,多伦股份在二级市场开始启动。截至8月8日盘中最高价14.6元/股,短短1个多月时间,多伦股份的股价暴涨136%。随后,正和股份接过涨停接力棒,从8月8日开始的6个交易日,股价从5.53元/股涨至盘中最高价9.54元/股,最高涨幅达到72.5%。
  虽然两家公司不断说明并无重大事项,但这两只具有同一实际控制人的股票却依然连环上涨,一时间A股市场无出其右者。而在这一连串的拉升中,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的名字格外引人瞩目。不仅因为该席位同时出现在两家公司的交易龙虎榜中,更因为它早在今年3、4月份已经通过大宗交易从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处接下了一部分筹码。
  大宗交易提前潜伏
  今年3月1日,国泰君安总部席位通过大宗交易买入600万股正和股份,成交单价5.29元/股,成交总价3174万元;3月24日,该席位再次通过大宗交易买入正和股份600万股,成交单价5.7元/股,成交总价3420万元;4月13日,国泰君安总部席位通过大宗交易买入多伦股份910万股,成交单价7.34元/股,成交总价6679.4万元。
  据记者了解,虽然国泰君安总部席位以券商总部冠名,但实际上并非券商自营盘,而是由一些私募机构租用,此前市场就有分析认为有多家阳光私募扎堆于此。而根据公开资料,国泰君安总部席位买入的上述股票均来自于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一般情况下,机构或个人通过大宗交易买入上市公司股票之后,大都会选择在第二个交易日或其他交易日尽快变现,较少有长期持有的例子。但由于缺乏公开信息,国泰君安总部席位买入上述股票后是否立即变现无法明确知晓。
  不过,由于大宗交易与二级市场的交易方式完全不同,一般情况下大宗交易双方都对交易对手有所了解,绝大多数都是谈妥条件之后再行交易。因此,在多伦股份、正和股份两家上市公司拥有同一实际控制人的条件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国泰君安总部席位的操作方应该不是陌路之人。
  二级市场炒作明显
  在两个多月的沉闷之后,两只股票在二级市场开始启动。国泰君安总部席位又开始活跃起来,7月22日,国泰君安总部席位成为当天卖出多伦股份最多的营业部,卖出金额3486.5万元,卖出力度远超当日其他上榜的营业部。
  随后的8月10日,国泰君安总部席位成为当日买入正和股份最多的营业部,买入金额为7544万元;而8月12日,正和股份因3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再次公布了8月10日至12日3个交易日的交易龙虎榜。在此榜中,国泰君安总部席位累计买入7545.5万元、累计卖出7944.2万元,是在买入和卖出方向上都是第一名的营业部。国泰君安总部席位在上述3个以涨停板报收的交易日内的买卖总数十分接近,似乎有对倒炒作的嫌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操作手法看上去像是某一个机构或几家机构商量好的统一行动。不过,如果能连续跟踪这个席位的资金进出,可能会有更准确的判断。至于对倒行为,确实比较典型,在很多著名的游资营业部都能看到此类操作。”
  隐藏在国泰君安总部席位背后的实际操作方先在大宗交易中接盘两家公司、后又同时出现在暴涨中的两只股票的交易龙虎榜中,而这两家上市公司偏偏又拥有共同的实际控制人,其中到底有怎样的关联,耐人寻味。
点击进入[多伦股份吧]讨论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ST联华被指存阴阳协议 股东欲与之对簿公堂
下一主题:高铁业务太淡 晋亿实业让工人请特别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