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更长的期限看
下一主题: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返回列表 发帖
但最终的结果是,临时挖建的地下商贸城仅有13万平米,少了5000平米。而爱达置业在没有取得爱建信托同意的情况下,把百联哈尔滨购物中心转让给了哈尔滨百联德鸿商业广场有限公司。后者是颜立燕的德鸿公司和上海百联股份的合资公司。
  上述操作的重大不平等性让人难以理解:房产公司的股东不通过股权转让对价,而是通过划分所开发房产来实现对价既无法律依据,也很少有实际操作案例;爱建信托对爱建新城是原始开发投资,但最终只得到以市价计价的房产;计价的不合理更让人不解,地段、位置明显更差的地下商贸城的价格反而是位于商业中心的百联哈尔滨购物中心的两倍。
  上述参与爱建新城项目的知情人士介绍,在爱建信托与爱达置业签订的把百联购物中心16.4万平米划归爱建信托的计划中,爱建信托希望把购物中心变现后的13亿元作为本金加利息归还颜立燕的信托资金,剩余的3.4亿元作为装修、维护费用提供给百联购物中心。但由于爱达置业“一女二嫁”,爱建信托不仅没有得到百联购物中心,而且仍欠颜立燕10亿元,百联购物中心还向其追讨3亿多元的装修款。

TOP

颜立燕的公开说法是,2004年爱建董事会希望颜立燕及其公司帮助弥补证券留下的18亿元的资金漏洞。为了支持、帮助爱建,遂将爱建新城13.5万平米的地下商铺以每平米6000多元的成本价让给爱建,爱建加价为每平米2万元后,用溢价部分弥补漏洞。颜立燕曾公开表示,我们不但不欠爱建一分钱,爱建还在其它项目上倒欠我们10多亿元,至今还有资产抵押在我们这里,这些都有合同和协议为证。
  这几年,爱建与颜立燕之间围绕地下商贸城的产权,展开了激烈的确权斗争。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如此巨大的利益矛盾,双方的争斗始终表现在嘴皮子上,而没有付诸法律,其间奥秘至今仍迷雾重重。在确权始终没有结果的背景下,爱建新城项目遂成为了爱建股份重组道路上的“阿客琉斯之踵”,凡“重组之箭”射向该项目无不夭折。
  爱建重组
  捆绑重量级国资
  爱建重组早已牵连了多家上海“重量级”国资企业,包括上实集团、百联集团和久事公司等,爱建重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海国际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上海市政府意识到,外资重组爱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赚钱,他们不会为爱建的资金漏洞掏腰包,这也是政府最终决定让上海国际重组爱建的原因。有知情人士认为,此次重组成功的概率较大。

TOP

“上海有专门的副市长负责爱建的重组。现在是以上海国际为主,爱建股份为辅。对公司而言这可能是好事,但对个人而言,爱建内部会有很大的人事变动。上海国际的人这周末下周初就会入主爱建,所以爱建的人不适合出来表态。”爱建股份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实际上,爱建重组早已牵连了多家上海“重量级”国资企业,包括上实集团、百联集团和久事公司等,爱建重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实集团旗下公司上实发展(600748)2008年1月1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以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哈尔滨上实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为收购主体,以自筹资金6.5亿元收购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哈尔滨爱建新城河洲街北03地块“盛世江南”在建工程项目。2008年3月18日,上实发展再次发布公告称,以哈尔滨上实置业有限公司为收购主体,以人民币3.49亿元(折总建筑面积单位成本约4997元/平方米)现金收购哈尔滨爱建新城约8万平方米存量房。
  更早卷入爱建新城项目“这趟浑水”的还有上海百联集团。在爱达置业2007年“其他应收款明细”所列的债务人名单中,上海一百欠款53万元,哈尔滨百联德鸿商业广场有限公司欠款3.12亿元。
  上海爱建金融大厦至今空置是另一桩未解的悬案。爱建信托为解燃眉之急,2005年把爱建金融大厦作价亿元以上出售。但黄浦区房产交易中心出具的登记资料显示,直至2007年5月,这幢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上海外滩老建筑才完成产权变更,目前的权利人是上海久事置业有限公司。上海久事置业有限公司是上海久事公司的子公司,久事公司是上海市国资委的独资公司。但从2005年至今,爱建金融大厦一直空置。
  抛开利益输送和违法犯罪不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博士认为,爱建信托从首家推出信托产品到目前的深陷债务泥潭,给信托公司提供了诸多警示。爱建证券挪用客户资金炒港股造成的巨额亏损彻底击垮了爱建股份,警示着信托公司介入资本市场一定要有清醒的概念和谨慎的操作;爱建信托对哈尔滨爱建新城的投资失败,警示着信托公司专业化经营要审慎。最后,信托公司应不断健全公司治理、内控机制。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从更长的期限看
下一主题: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