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仓的品种各不相同
据了解,一些重仓蓝筹股的基金在调整出现的初期,仍然保持以往的持有策略,越跌越买。比如一只近百亿的基金,在二季度因为重仓金融类个股而涨幅居前。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在七月底大跌时,该基金仍然持续买入跌幅较大的周期性行业。同样的,也有大盘蓝筹基金在八月中旬的大跌中,仍然对投资标的进行了结构性的优化,向金融地产的核心企业集中。基金经理认为,历次牛市中的调整幅度大约在10%左右,根据经验这次调整的底部会在3100点左右,这是基金经理敢于逆市介入的原因。
而支撑基金经理进入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有基金经理认为,美国SP500金融股在正常年份的PB估值水平经常在2.5-3.0倍之间波动。目前中国的银行股正处于这个水平,由于此类股票的估值合理,所占市值也比较大,可以认为市场的核心资产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因此在大跌时,买入安全的资产就成为必然。但国家对于银行资金政策的微调,成为影响蓝筹板块的“不稳定因素”,大盘最低下挫至2663点,超出了基金经理的预计。企图抄底的基金有一些抄到了半山腰。
不过在此之前,一些基金经理却并不是这样的选择,他们更愿意选择食品饮料等防御类股票,由于这类股票今年涨幅居后,加上政策利好,在八月下旬到九月份表现领先。不过,有些基金对于防御类股票的配置也只是阶段性的策略,“逢高必减”的心态仍然较为明显,在大部分的股票型基金加仓防御性品种时,也有一些基金抛出防御性品种,在跌势中买入周期性股票。这样的策略在近日的反弹中成效明显。不过,从目前看,无论减仓还是加仓,基金经理操作的幅度仍然不算大。在防御型行情启动时,获利较丰的大多是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已经完成防御型布局的基金,而在大跌中加仓的,在反弹时涨幅仍然也不及之前超配的蓝筹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