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对冲基金做空日本国债
下一主题:调查显示09年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达19%
返回列表 发帖

“退役”大使的投行生活

前驻华大使的“中国情结”


“第一个25年在成长,无忧无虑;第二个25年在政府,非常认真;第三个25年做生意;第四个25年将慢慢变老,并再次无忧无虑。”贝祥这样总结并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


贝祥是加拿大政府1996-2001年时期的驻华大使。


2001年,50岁的贝祥从大使位置上卸任时,本可以回国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但他却选择了继续留在中国,并成立自己的公司——贝祥投资集团。


“我作为大使,有6年特别好的经验,看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发展。”贝祥认为,担任大使期间在中国积累了一定政商关系的他,“应该下海”。


事实上,贝祥与中国的渊源不仅仅局限于6年的驻华大使生涯。


贝祥投资集团(下称贝祥投资)的LOGO是一个帆船图案,这其中有特殊的理由。


1878-1902年间,贝祥的祖父在中国福建从事茶叶生意,之后又去了香港,12年之后才回到加拿大。


当年,贝祥的祖父做生意用的印章就是一枚刻有帆船图案的戒指。这枚戒指被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来。


贝祥把帆船图案作为公司的LOGO,正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


而贝祥本人与中国的渊源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


那时,贝祥在加拿大外交部工作,负责北亚事务,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


从1991年到1993年,贝祥是加拿大亚洲国家的部长助理,那时他“每年有三四次机会来中国”。


贝祥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经常跟别人说,“我是中国人,我是福州人。”


帝国银行背后的推手?


2001年,贝祥投资在北京注册成立,最初只有贝祥和其助理两个人。


事实上,这间公司一开始只是一个顾问公司,所做的业务是向来中国的国外公司提供市场进入咨询(market entry consulting)。


CIBC(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是贝祥的第一个客户。


2002年,CIBC World Markets(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要进入中国,找到贝祥为其设计策划进入中国的战略。


CIBC主要是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客户提供一系列综合信贷和资本市场产品以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服务,其中,投行业务主要以中型市值的项目为主。


当时,国际知名大行,包括高盛、美林、摩根等已经在中国积累多年,对于CIBC来讲,如果去跟“高盛们”争夺IPO项目的主承销位置,不太现实。


贝祥的建议是,CIBC在中国的主要战略应该定位在副承销的业务。


此后,CIBC World Markets又与贝祥投资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两家协同作业,帮助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


于是,贝祥投资就开始了“咨询+投行”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据贝祥投资提供的资料,截至目前,其与CIBC World Markets一起完成了40多起中国公司在美国的IPO和增发,交易总额达186亿美金:其中包括太阳能领域的CSI阿特斯、天威英利、江西赛维LDK、晶澳太阳能、林洋新能源等;网游公司中的盛大、九城、巨人和完美时空;新媒体领域的分众、航美、橡果国际等,其中绝大多数是副承销的角色。


贝祥投资董事总经理文波称,2004-2007年,贝祥投资和CIBC World Markets参与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案子比例达80%。


据贝祥本人介绍,2004年,公司规模不过十几个人,且“市场进入方面的战略顾问做的多一些,财务顾问少一些”,只有四五个人在帮CIBC World Markets做投行业务。


那么,在参与的这些中国公司的上市承销中,贝祥投资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


文波认为,首先,贝祥为CIBC World Markets制定的战略是对的。


第二,早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多为大型国企,CIBC通过承销国航、网通、中国人寿等公司的海外IPO,做出了一些名声。


对投行而言,文波认为,“最核心的是发现好的客户并把它拿下”。


一位民企高层曾对某国际知名投行直言,“不要告诉我你们有多专业,在我眼里,国际投行都很专业,关键是你们还能给我带来什么。”


运用各种人脉关系争夺承销权,对于大小投行来说或许并不陌生。


上述民企高层同时表示,他们在决定IPO承销团的人选时,各家投行所运用的人脉关系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


CIBC World Markets能挤进这些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的承销团,文波认为,“贝祥投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贝祥在担任驻华大使的6年里,“跟中国的一些大型国企、大型民营企业的Chairman都有不错的关系”。


太阳能行业的CSI阿特斯就是例子之一。


CSI的创始人瞿晓铧是加拿大留学归来的博士,据说贝祥在做大使期间就与瞿比较熟悉。


在CSI的IPO承销团中,CIBC World Markets拿到了副承销的位置,而贝祥投资还在CSI上市前担任过其私募的财务顾问。


在2004-2007年间,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境外IPO大潮的主流,尤其是VC/PE投资的企业。接触这些后起的项目,贝祥表示,“我们也会去敲陌生人的门,这种情况可能多一些。”


从2004-2007年,贝祥投资的团队在做帮CIBC作IPO承销的同时,对各个行业做了系统的分析,追踪每一个细分行业里准备上市的企业。


文波认为,这些工作有助于他们相对高效地拿到这些案子。


当然,一些人脉关系的培养、维系和适时运用是他们一直不曾懈怠的。


尽管参与了众多中国企业的海外IPO,贝祥投资主要扮演了一个“幕后推手”的角色,“那个时候贝祥投资在市面上没有多少人知道”。


新型投行的“后来居上者”
2007年,全球资本市场达到高峰,也是贝祥投资和CIBC World Markets“比较忙活的一年”。这一年,他们做了将近30个项目的IPO或增发。


2006年底,贝祥投资已经感觉到资本市场有些过热,决定转型重点做私募融资和并购业务,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又加速了这一转变过程。


文波开玩笑称,贝祥投资转型还有一个原因,“毕竟IPO是跟别的投资银行合作在做,大部分钱被CIBC收走了,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贝祥投资开始招兵买马,队伍由原来的30多人扩张到到40多人,并将业务重心转到华兴、汉能、易凯等所在的新型投行领域,希望在自然资源、清洁技术、医疗健康、教育、媒体与技术、金融服务、汽车和消费这些行业里寻找机会。


后来者贝祥很快感受到,“这(新型投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


就在接受本报采访的前一天晚上,贝祥还在跟一个教育行业的企业家吃饭,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共餐。


在贝祥看来,这家企业“有好的商业模型,董事长特别好,管理团队也很好,利润高,什么都好”。但“华兴、汉能都希望做他们的财务顾问”。


贝祥觉得,“在好企业面前,是企业在挑我们,不是我们在挑企业。”


而在好企业面前,贝祥投资优势又在哪里?


“这很难说的。我们公司是比较国际化的,有时候这是有帮助的。”贝祥认为。


国际化特点的确在以往的案例中得到体现,贝祥投资在协助中国矿业企业做跨国并购方面,有过人的业绩。


2005年,中石化在加拿大收购了一家油砂公司部分股权,交易金额达1.4亿美金,贝祥投资和CIBC担任了此次收购的顾问。


紫金矿业也是贝祥投资服务多次的客户。


贝祥投资曾帮助紫金矿业完成了对塔吉克斯坦境内拥有黄金生产和勘探所有权的企业Zeravshan LLC(ZGC)的收购,交易额达5500多万美金;此前贝祥投资还作为顾问,协助紫金矿业分别于2006和2007年收购英国AIM板上市的Ridge Minning PLC大批铜资产和英国矿业公司Monterrico Metals PLC。


在中国企业的境外收购过程中,国外政府的审批是重要环节之一。文波认为,在一些跨境项目上,贝祥与国外政府的各种沟通及关系疏通能力是国内一些新型投行们难以企及的。


除了矿业,贝祥投资此前协助CIBC承销诸如清洁技术、教育、医疗、TMT等领域IPO时所积累的经验,包括对行业的认识,被文波视为一项重要的竞争力。


贝祥投资此前协助CIBC参与了国内大量教育企业的境外IPO或增发,包括新东方、诺亚舟、弘成、正保远程教育等。


文波表示,前述被贝祥、华兴和汉能“争夺”的教育类企业已成为他的客户,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和经验。


在ChinaVenture 2007年度中国最佳新型投资银行评选中,转型后的贝祥投资从名不见经传位居第五,而在2008年度更是跃居第一。


贝祥投资在2008年底协助客户完成的一项逾30亿美金的交易使其在排名中获得压倒性优势。


2007年才开始转型的贝祥投资,在排名中如此“激进”的表现让不少人费解,至少在国内的私募圈里,贝祥投资这个名字的曝光率与华兴、汉能、易凯相比,显然要低得多。


“我们2008年是第一,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幸运,明年可能他们就是NO.1,”贝祥说,“我们需要时间一步一步走,需要更好、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


经济危机下,投行业的裁员潮让贝祥“捡了便宜”。


据说目前已有10多个来自贝尔斯登、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等大行的人员加入贝祥的队伍。


“这是金融危机的一个好处。一年前,他们是不希望加入我们这样的小公司的。”贝祥说。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对冲基金做空日本国债
下一主题:调查显示09年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