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基金咨询存制度缺陷 利益输送成敏感点
下一主题:证监会年底启动抽查和巡检制 彻底整肃保荐队伍
返回列表 发帖

中信证券:蚂蚁成长为中国大象

如果将高盛、瑞银、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知名投行比作“大象”的话,那么,用“蚂蚁”来形容国内的证券公司,似乎并不为过。对于前者,国内证券公司一向只能投以钦羡的目光。
但,当开放越来越近,追逐的步伐也在加快。
以中信证券为代表,国内证券公司正在力图与这些知名投行靠近。
低迷中扩张
11年前,中信证券的注册资本为3亿元;11年后,其总资产已经达到了496亿元。它也被认为是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证券公司。
这直接得益于中信证券最近几年稳健经营和快速扩张。
中信证券一直提出“大客户、大网络、大平台”战略,并借着证券市场低迷的几年迅速推进。
通过收购万通证券、金通证券,并参与重组华夏证券,现在,中信证券已经拥有了165家证券营业部。根据规划,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将达到300家左右的网络规模。
其实,中信扩张也是借鉴了国外经验。
中信高层在与日本以及韩国最大的证券公司接触时发现,其高端业务虽然都是由国际上的大投行在做,但他们有一条法宝,在本土有广大的销售渠道。
因此,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认为中信的定位也要清晰。
他在公司的内部讲话中提到:“未来国际投行都要进入中国,他们也愿意和中国本土券商合作,因为销售网络可以帮他们卖产品。当然,我们并不甘愿沦落为纯粹卖产品的销售网,但我认为,你(中信证券)要立住一块,这是一块很有价值的连锁网。”
中信证券副总经理吴玉明亦称,中信收购的时候就非常明确,希望通过对网点的覆盖面增加客户,以进行理财产品的销售。
这也与中信的业务拓展方向相吻合。一方面,重建投资银行,要有丰富多样的产品,也要有更灵活的组织架构;另一方面则是规模及营销网络的扩张。
其实,上述规划中信证券早在1997年就已酝酿。但由于政策限制,市场化的扩张和创新却难以成行。
而将近5年的熊市给众多券商予以重创,一直以稳健而行的中信正好抓住了一个绝佳的扩张机会。
中信证券董事会秘书谭宁认为,国内证券行业比较弱小,更应该走在综合经营、创新发展的前列,从现有的业务架构以及收购情况来看,综合经营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这种思路,中信证券还收购了中信资本、华夏基金、华夏期货等金融企业。
此时,未来“大中信”金融的轮廓已经开始渐渐清晰。
香港公司开张
“走出去”是中信一直坚持的战略思路。中信深知,要缩小与国际大股行的差距就应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项目的运作。
谭宁说,到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是成就中国强大投资银行的必要形式。
在中信集团内部,2002年已成立中信资本开展香港甚至国际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为私人客户及机构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业务涉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证券买卖等。但,中信资本由于规模和经历积累有限,业务开展缓慢。
因此,2004年,中信提出成立中信证券(香港)公司的计划,以重新整合中信资本资源。
这并非易事。中信证券的国际化战略首先遭遇的就是政策障碍,此前从未有证券公司在中国内地之外设立公司的先例。
不过,在时任中信控股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总裁常振明的过问下,2004年初通过中信资本注册成立了中信资本市场、中信资本经纪、中信资本期货三家公司。
最初动议主要在于防止同名的台湾“中信证券”扩张香港,事实上,这也为未来顺利收购打下了基础。
在中信证券的积极游说之下,监管层最终放行。2005年下半年,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5月29日通过增资,中信证券以累计3亿港元收购上述中信资本旗下三家子公司,并相应更名为中信证券融资、经纪、期货(香港)公司,同时向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发行7750万股,占发行后股本的20%。
中信在香港的业务开始展开。中国银行在香港发行H股项目中,中信证券(香港)公司就担任副主承销商。
根据中信的计划,近期中信证券香港公司主要集中于H股以及A H的发行,对于一些国际化发行的客户也将配合国际投行提供全球性服务,同时获取国际化发行的经验。这被认为是效仿中金和中银国际的发展模式。
大业务模式
中信实现自己目标的另一重保障则来自于完善的业务架构。
投行“大项目战略”一直为中信所倡导并依然在推进,但单纯以承销为主线的时代正在悄然改变。中信正在试图搭建一个稳固而全面的业务架构,而私人股权投资和财务顾问的业务线已经成为搭建的重点。
今年5月新股发行启动以来,中信作为联合主承销商或主承销商发行了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保利房产、江山化工、工商银行5单IPO项目,可谓名利双收。
同时,还将担任中国人寿、广深铁路、平安保险、中国铝业、中信银行等公司的A股主承销发行,这些大项目的储备将为中信投行收入带来强劲的高增长。
但现有的业务链却难以支撑中信长期迅速发展并追赶国际投行。
发展私募和财务顾问业务,提升投资银行业务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重点。
据了解,在最近一年,中信证券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部、房地产金融部、企业发展融资部,与麦格理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早已经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公司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在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专项受益凭证、衍生产品、融资融券业务等方面,积极设计产品,开展准备工作,力图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增加非通道业务收入。
“扩大资本规模,提高各项业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将成为未来国内证券公司对抗外资投行的重要因素。”谭宁表示,今年7月募集的50亿元增发资金即主要用于创新业务。
中信证券在其年度报告中预计,未来一两年之内,国内证券市场也必将形成本土证券公司、外资投行和商业银行三分天下的局面。
当然,中信却不像只甘于三分天下。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基金咨询存制度缺陷 利益输送成敏感点
下一主题:证监会年底启动抽查和巡检制 彻底整肃保荐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