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史提夫:为福布斯家族的发展注入新血液
下一主题:符标榜回归惠普背后
返回列表 发帖

草根庄家“朱大户事件”全纪实

2001年5月8日至2003年6月19日,朱耀明及8名“手下”,在16家证券营业部利用4673个股东账户大量买卖“凯诺科技”股票,掌控了盘面价格变化。为了维持高企的股价,他甚至动用了证券公司中存放的数十亿客户保证金资产,并最终导致该证券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紧急关闭。
“朱大户”被判终身不得炒股
朱耀明,曾是南京证券业内无人不知的人物。近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开处罚决定,由于朱耀明操纵凯诺科技(股票代码600398)股价,影响了证券交易价格,给予其“永久性市场禁入”的处罚。
据悉,2001年5月8日至2003年6月19日,朱耀明及8名“手下”,在16家证券营业部利用4673个股东账户大量买卖“凯诺科技”股票,掌控了盘面价格变化。他对该股票最高持仓量达到了4875.28万股,占到了流通股的49%。在坐庄“凯诺科技”期间,还用自己掌控的股票账户采用自买自卖式的 “对倒交易”。如,2003年3月20日,全天“凯诺科技”成交了5086手,而朱耀明实际控制的交易比重竟占到了68.96%。
南京一家证券公司总经理表示,朱耀明不仅坐庄,他还把一家本盈利不错的证券公司拖下了水。
该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其坐庄需要大量资金维持高企的股价,导致资金链很紧张。为了渡过难关,他看中了证券公司中存放的数十亿客户保证金资产。于是,他通过参股新华证券的机会,把‘黑手’伸进了股民‘腰包’。”
2003年12月5日,新华证券因挪用客户保证金达10亿之多,严重违规经营,证券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紧急关闭,由东北证券全面托管重组。
一位曾与朱耀明相识的私募基金经理说,朱耀明是南京第一代股民,精通股市分析,很多有钱人慕名而来,把钱交给他打理。“当时证券公司的客户是可以私自融资的,朱耀明以每天万分之六的融资代价,去参与打新股,后来,随着融资规模越来越大,干脆在1999年,直接去炒2级市场股票了。那时候是坐庄盛行的年代,只要能融来钱,就能从股票2级市场大规模收集筹码,达到控盘目的之后,随意拉升股价,在高位出货,实现暴利。”
“草根庄家”坐庄模式
该位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从1998年末,朱耀明就在精心筹划坐庄事宜,炒百科药业(000627)、凯诺科技(600398)、爱使股份(600652)和南方建材(000906)四只股票。
朱先后在行业内,找到了几位能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干将”,他们有的负责策划、有的负责操盘、有的负责协调。
由于当时证券公司向股民融资,处于政策“灰色地带”。如果从证券公司融得一笔亿元资金,只用一家单位融资很容易被证监局日常监管所察觉。于是,朱在江苏、湖北等省分别注册了16家投资咨询公司,这些投资公司均由“干将”出面负责,把从证券公司、银行融来的20多亿资金分散汇往这些公司账户里,再进行下一步运作。
此外,朱派人到安徽等偏远农村,以每张10元到50元不等的价格,从年纪较大的农民那里收购身份证。带着收购来的身份证,朱耀明到各大营业部去开户。
证券公司向朱提供一种交易软件,即大户下一次单,就可向成千上百个账户同时发出买入指令,即便买入100万股票,由于分散在多个小账户中,也不会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表中引人注目,这能直接保护幕后操盘手。证监会面对几千个子账户,也会变得毫无头绪,很难查找背后真正“黑手”。
在洗盘期间,他通常动用若干个小账户大量挂出卖单,让跟庄者感到主力在出货。
让这些跟庄者没有料到的是,朱大户同时用其他小账户在不停地填买单,不仅吃掉自己账户抛出的股票,还接走了那些不坚定的投资者筹码。最后,进入到快速拉升期。
“像对百科药业这只股票,朱大户的建仓活动是在1999年进行的,通过几千个小账户,少量多次大量建仓买入,仅仅2个月时间,就从9元多的价格拉到了25元,股价翻了2倍多。而后,通过洗盘,再次大规模收集筹码,股票在除权后,又从12元涨到了24元。”
到2001年年底,朱通过对倒交易量,吸引普通股民进入,此时,等待新庄介入,把筹码抛出兑现利润。
如果大盘连续上涨,通过几个月的股票抛售,朱大户或许能顺利获利出逃。但在2001年开始,股指进入熊市,投资者接盘意愿不强。”该位人士表示。“行情不好,导致股价下跌动力巨大,由于朱大户买的股票太多,资金压力也成倍放大。最终导致崩盘。”
从小工人到千万富翁
一位与朱大户有着十多年交情的汪先生回忆,朱耀明对金钱很敏感,看准机会就会果断下手,这让他仅用十多年,就从一个小工人迅速积累了几亿元的“个人身家”。而且,他不仅仅是股市风云人物,还在“炒邮票”方面很有名头。“赚”来“大户”的称号,其实是从炒邮票开始的。
“可以说,朱耀明是一个典型的‘草根庄家’。”1989年就与朱耀明相识的南京的汪先生这样描述朱大户。
朱耀明1956年生于江苏南京,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南京下关区服务公司工作,与爱人武福荣在南京铁路西站旁做理发生意。1983年,朱在南京铁路分局南京水电段当电力工。
“在我眼中,他是一个特别能抓住机遇,看到机遇绝不放手的人。”汪先生表示。“在上世纪80年代,国库券风行,敏锐的朱看到各地区国库券存在价差:在偏远地区,银行很难完成任务,一些银行或单位把给职工发的工资都改用国库券。职工为了吃饭只得廉价抛售,100元的国库券有的80元就卖了;而在上海等大城市,市民对国库券需求量大,收购价则明显高出面值。于是,朱耀明带着几万元钱,从偏远地区或急需用钱的居民手中低价收购国库券,再以高价转手卖到上海等城市。”
业内估计,单做倒卖国库券生意,朱耀明一年交易量就达到几百万元,在当时家庭收入只有百来块时,他一年就赚到了几十万元。搞了五六年国债生意,他至少获利百万元。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和老朱出差到济宁。”汪先生表示。“我们约定到济宁邮市去逛了一下,他问了邮票摊后,觉得由邮电局限量发行的邮票价格很便宜。于是立即甩手几万元买入了几套邮票。刚买完邮票不久,恰逢邮市暴涨,他手中邮市资产成倍上涨,此时的他在市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关注,价格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炒邮票的时间里,他百万资产变成了千万。”在这个期间,他开始做起了股市,在股市跌的时候选择短炒邮票。
打新股千万资产变数亿
“在1992年,股票大量上市,朱大户特地和我交流过,让我们不要过分关注邮票了。他说,‘股市不好时,资金寻找赚钱的门路很少,就关注一下邮市。而新股一开闸,资金对邮市的关注度可能就不会那么多了,就可以通过炒新股获利。”
汪先生告诉记者,真正让朱变身“亿万家财”的,是他抓住“打新股”、做一级半市场的机会。这个市场还是很稳定的,只要能中签就能稳赚不赔。“一旦有新股发行的消息,他就背着钱袋到处收集认购证,如春兰股份、王府井。为了能提高中签率,他向证券公司以每日借万分之六的日息打新股。此外,他看到很多人中签后,为了及时回笼资金,和别人商量一个稍微便宜的价格转让到认购证,他就抓住机会,大量收购,一开盘涨高了就卖掉。”
随着他资金越做越大,各大证券都知道他的名字,愿意和他相识,提供优厚的融资条件。据说,在1997年,他的“身家”就达到了2亿元。
据汪先生透露,由于朱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机构找到了他,他在1998年还当起了机构操盘中介人。汪先生补充说,“一个股票被一个机构拉到高位,有时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往往会找一个机构暂时接盘锁仓,朱耀明就担任中介,帮机构找资金,找对家。他曾帮助中科创业庄家找下家,从中获得百万元的中介费。后来,他做这个业务中,逐渐熟悉了坐庄的模式,感觉用资金优势控制一家公司股价可获得暴利。于是有了后来的坐庄股市。”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史提夫:为福布斯家族的发展注入新血液
下一主题:符标榜回归惠普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