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本土风投寻找项目
下一主题:看,夕阳红基金如何成功(四)
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正在建设什么样的金融中心?

中国正在建设什么样的金融中心?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吴庆

对照真正的金融中心应该具备的三个特点,观察中国各地当前的实践,不难看到许多正在建设的金融中心是“桔生淮北”。

首先,金融中心应该是广义金融机构的聚集地,而不只是狭义金融机构的聚集地。狭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受“一行三会”(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全面监管的机构,以及“一行三会”自己。目前,狭义金融机构已经受到地方政府青睐。不少建设中的地方金融中心正在努力让狭义金融机构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聚集在一起,以为这样做就可以构建出来一个金融中心。

一个仅仅容纳狭义金融机构的街区不能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狭义金融机构的集体入住确实能够让所在区域现代化的高楼林立,让市容市貌“看起来很美”,这也是许多地方政府所追求的,但这不是在建设金融中心,因为狭义的金融机构能够单独完成的金融业务其实相当有限,分支机构之间也没有什么必要发生交易。

大多数金融业务的完成,有赖于其他机构的配合。这些机构包括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公募和私募基金、各类交易所及其登记结算机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等等。目前,建设金融中心的各地政府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机构上,甚至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称呼这类机构。为行文便利,这里暂且将他们称为“广义金融机构”。没有这类机构入驻,金融中心将徒有虚名。

其次,作为金融中心,仅仅让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也是不够的。一个街区成为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是:聚集在这个街区的金融机构之间、这些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非金融机构之间,在这个街区里发生大量的金融交易。正是这些交易把这些机构和当地联系在一起。如果金融机构不和当地非金融企业发生金融交易,那么这家金融机构在不在这里没有意义;如果当地的金融机构之间不发生交易,那么他们也没有必要凑在一起。一般来说,只有在功能健全的金融中心内,非金融企业之间才能够直接进行金融交易。

把这第二个特点往前延伸一点,可以得到一条推论:金融机构的灾备中心、远程呼叫中心、或者其他后台业务中心,虽然头衔上有“金融”和“中心”两个字,其实与金融中心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全球发展电话呼叫业务最成功的国家印度是一个典型案例。印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电话呼叫业务。这不仅是因为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低,还因为英语是很多印度人的第二母语。因此,早在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几大世界级的金融机构都在印度建立了全球呼叫中心。尽管如此,印度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国际金融中心。

“后台业务的诱惑”正在让中国国内许多区域性金融中心“橘生淮北”。如果中国地方政府的决策程序不变,在国内大多数金融中心的土地上,注定要摆放许多可有可无的项目。

地方金融中心建设,大多是先决策、后规划。决策建立在必要性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具体方案之上。地方政府又特别愿意为金融中心这样的“面子”投入资源。中国国内在建的金融中心当中面积最小的也有几个平方公里。这还只是一期。一个真正的金融中心需要多大面积呢?这里仅举一例: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伦敦再次成为排名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历史悠久、举世闻名金融中心只有1平方公里。

最后,金融中心一旦形成,一定具有向外辐射的作用——为周边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在金融中心当地及其周边,无论资金短缺的企业和个人,还是资金有余的企业和个人,都愿意到金融中心来寻求解决。金融中心能够辐射的距离和覆盖的面积,决定着金融中心的地位:国际金融中心能够辐射全球,国家金融中心能够辐射全国,以此类推。

在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和金融体制中,行政区划“阻挡”并且“反射”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在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之中,资金是宝贵的资源。因此金融中心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不愿意资金流出,有“阻挡”的积极性;区外的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削弱自己金融中心的地位,于是有可能“反射”来自区外的金融服务。在这样的政府博弈之中,不太可能出现真正跨区域的金融中心。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吴庆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负责人。)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本土风投寻找项目
下一主题:看,夕阳红基金如何成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