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结构化融资
下一主题:盖茨吹响微软并购号角
返回列表 发帖

银行业:“国际增肥”与“中国瘦身”

古人云:“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在金融领域,为了追求银行业的高效发展,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经济体很自然地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变革路径,这些路径甚至可能看上去大相径庭或是自相矛盾,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是最适合自身实际状况的选择,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银行业也愈发活跃起来,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层出不穷,一场轰轰烈烈的“金融并购风暴”正在席卷而来。这一次的并购浪潮与以往相比,显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那就是大银行之间的“强强联手”成为了业界的主流。凸显这一特征的案例可谓层出不穷,2004年初,摩根大通和美国第一银行的并购汹涌而来,并购后的新摩根大通一举成为美国第二大银行,实力直指业界龙头花旗银行;2004年8月,花旗银行不甘寂寞,发出了收购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回应;2004年9月,真正的银行业地震在日本迸发,东京三菱金融集团和日本联合金融集团的并购走入正轨,并购完成后的新银行将一举登上世界第一银行的宝座。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银行并购当然超出了以上罗列的内容,不胜枚举的银行并购,特别是雨后春笋般冒尖的“金融航母”,不断向全球金融界传递一个明显的信息:国际银行业正在走入“扩张期”,“增肥”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最时尚的“风向标”。 在东方,与“国际潮流”略显格格不入的是,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却是朝向着“做小”,“瘦身”变成了中国经济在金融领域的又一个“中国特色”。先是在2004年6月,走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最前线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完成了不良资产的“第二次剥离”,甩掉了2787亿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紧接着中国建设银行正式分立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集团有限公司(建行集团随后更名为建银投资),为走进资本市场再次“轻装上阵”。虽然在中国市场也有零星的中小银行并购发生,但作为在中国银行业独领风骚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首屈一指的资产规模和无可匹敌的市场份额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瘦身”就是中国银行业不争的“主流倾向”。 横向比较,银行业发展的“国际潮流”和“中国特色”之间显现出了一目了然的“相悖性”,这种“相悖”表现在方向上的“做大”与“做小”,趋势上的“增肥”与“瘦身”。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两种变革路径都是不同制度环境下银行业发展的需要,“减肥”与“瘦身”的背后都是追求银行业稳定、高效的坚定信念以及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高超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8 11:54:39编辑过]

国际银行业选择“增肥”的国际背景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竞争日趋惨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管制日渐褪色。国际银行业在此重压之下的生存准则逐渐演化为“大不一定强,强却一定要大”,唯有资本雄厚,资产庞大的大银行才有更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国际银行业已经显现出“规模经济”的特征。至于为什么银行业会有“规模经济”?这就必须得深刻探究银行的生命线了,银行的生命线其实就两个字:“信用”。不论是古老的钱庄还是现代的商业银行,从事的都是“杠杆运动”,通过资金借贷,利用存取时差,用自身较小的资本撬动起千百倍于自身的资产和负债,这种简单而又危险的“杠杆运动”的支点就是信用,只要信用不缺失,只要银行信誉卓越,只要没有“挤兑风波”,这种完美的“杠杆运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因此,银行“增肥”的过程就是对金融市场显示其信用增强的过程,除了这种主观上的“信用暗示”,银行在“做大”后也相对拥有了抵抗更大金融风险的实力,其信用程度在客观上也有提高。信用支点的这种生命线效用,不仅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上得到了正面证明,也在俄罗斯2004年7月的金融风波中得到了反面论证。俄罗斯银行业的特点就是中小私人银行众多,然而发生在古塔银行和阿尔法银行的信用危机却迅速蔓延至俄罗斯全国,100多家中小银行陷入挤兑风波,在崩溃的边缘随机游走。虽然俄罗斯当局的果断反应没有让这场风波化为悲剧,但俄罗斯的这场银行闹剧也从反面映射了国际市场中中小银行的风雨飘摇。因此,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和俄罗斯中小银行脆弱的生存危机一起证明了现代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特性,如此特性下的“增肥”实属必然。

再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瘦身”的环境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放开的5年过渡期逐渐逝去,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苦练内功”进入高潮期,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经是如火如荼,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的正式挂牌以及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都预示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改革已经到达蓄势待发的井喷时刻,上市日期的临近将国有商业银行聚焦在全球投资者挑剔的视线中。如此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瘦身”的确是明智之举,也是无奈之举,只有通过不良资产的剥离,核心资本的扩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才能达到国际银行业的普遍标准以及上市公司的门槛要求。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瘦身”也是增强其信用的过程,确切的说,是增强其“商业信用”。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其资产质量虽然低下,其盈利能力虽然微弱,但其信用程度却是较强的,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属性注定其信用支点是“国家信用”,最强的信用。然而,当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改革之后,随着上市的渐近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属性逐步由“国家信用”转变为“商业信用”,以前无伤大雅的问题现在已经危及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所以,选择“瘦身”,选择“轻装上阵”,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改革优先的制度背景下增强自身信用的必然选择。

TOP

孙子兵法云:“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有利的形势是根据现实情况采取机动灵活的举措造成的,银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银行信用的增强,银行绩效的提高,依靠的不是方法上的“定式”,只有从自身背景实际考虑,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路径。因此,银行业发展“国际潮流”与“中国特色”的相悖性是表面化的属性,国际银行业“增肥”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瘦身”都是不同环境下提升银行竞争力的最优选择,两者殊途同归,在目的上是同质的。当然,随着中国银行业同世界接轨程度的加深,随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成效的显现,中国银行业也需要“做大做强”,也需要打造“金融航母”,不过,在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全面胜利之前,过多地讨论遵循国际潮流的长远规划未免有些为时过早。

TOP

[em01]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结构化融资
下一主题:盖茨吹响微软并购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