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丁圣元:人民币利率长期趋势看低
下一主题:谢国忠:人民币明年升值不会超过2%
返回列表 发帖

名优企业蜂拥海外:谁抛弃了谁?

12月15日,就在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同一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置疑海外上市:大国经济战略必须有大国的资本市场相配合。而据统计,今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已经筹集资本198.54亿美元,是沪深两市2003年和2004年IPO募集资金800多亿人民币的两倍左右。

一方面名优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而另一方面此举又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

  2005年12月15日,就在无锡尚德美国上市北京时间的同一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第二届国际金融论坛上置疑了海外上市:大国经济战略必须有大国的资本市场相配合,近代经济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大国经济的发展依附于另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的现象。

  中国资本市场的空洞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但是现状是一方面中国企业特别是优秀企业力争海外上市,“纽纳伦港新”,哪个都行,另一方面国内股改进入高潮,放水融资仍需时日。

  海外上市2005年的突然井喷到底是谁抛弃了谁?中国企业背井离乡,嫌贫爱富?还是中国资本市场创痛仍深,不能纳客?其间的制度性症结其实仍然远未到破解的时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0 14:22:55编辑过]

 劣币驱逐良币

  “在铸币时代,曾出现过多次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铸造精良、足码足分的铸币被收藏,而市场上往往流通不足分量的货币。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就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危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说,“长此以往,国内资本市场将面临空洞化危机。”

  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边缘化在加剧。一项由亚洲公司治理协会主持的调查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在亚洲的排名已经仅仅高于印尼,十个主要市场中排名倒数第二。这项排名显示,除日本外,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位居前两位,此后依次是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泰国、菲律宾、中国、印尼。

  对于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井喷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大国经济战略必有大国资本市场相配合,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大量企业海外上市,不但加大了中国的储蓄盈余,承担了额外的汇率风险,而且削弱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总经理徐刚认为,在本土市场还很弱小的时候,大量优质国内企业的海外上市是主动放弃了本土市场对本土上市公司的定价权,而将这一权利拱手相让。

  先给个不走的理由

  虽然宏观面上反对之声日渐强烈,但是国内企业出海的步伐越来越快,记者采访过程中甚至有企业反问“先给个不走的理由!”。

  中国香港投行人士、CFA林国栋说:“我们手上有不少好的海外上市项目,而且外资投行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就我们了解,国内好企业其实并不愿意在国内上市。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有些先天的制度问题,信息披露、造假、违规等问题层出不穷,而政策保护又很厉害;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也越来越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资本市场的规模和融资额都有限度,大型国企和高成长性的企业并不希望在国内上市。”

  刚刚在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因为纽交所的“缄默令”不能对外披露上市具体情况,但是内部人士表示无锡尚德作为一家高科技高成长的企业,自始至终都是选择海外上市。

  一家已经在香港上市的深圳企业又在筹划到韩国交易所上市:“上市是企业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套现那么简单,更好的为企业持续发展服务才是根本。国内资本市场现在还不能够给予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武汉新兰德研发主管余凯认为,中国企业集中出海有表面原因,也有深层原因。表面原因是政策性暂停,企业要发展,当然先选择海外。而深层原因是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申报程序有很大的主观性,讲究关系人脉,程序不透明,政策性风险很大,而海外资本市场和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有明确的定位,相对透明合理,所以优秀的企业宁可海外排队也不愿意在国内上市。

TOP

谁有06年12月LEVEL 1 的考试真题阿?说相似度能有40%以上。。真的吗

两难之解

  显然企业有出海的充足理由,保护论者也有宏观至上的逻辑。怎样才是这个两难问题的正解?

  提出药方的也分两派。温和派,和君创业的何劲松认为,不存在谁抛弃谁的问题,短期内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当然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是长期看,只有解决国内资本市场的顽疾才会有更加市场化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生病了,总是要吃药治病,而不能大量进补。股改就是吃药治病,立足长远,急于补充新的上市公司就像进补,好公司在有制度缺陷的市场也只能结出恶果。夏斌认为,国内要首先做强资本市场,放慢海外上市节奏。

  而急进派的徐刚认为,国家应该出台政策,禁止海外上市,同时国内资本市场开闸放水。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损害很大,但是国内自缚手脚,暂停了融资,更加加剧了海外上市。应该尽快开闸放水,允许企业上市融资。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丁圣元:人民币利率长期趋势看低
下一主题:谢国忠:人民币明年升值不会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