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英国央行可能恶梦缠身
下一主题:“证券界死刑第一人”终审闭口不谈6000万赃款下落
返回列表 发帖

标题开始代码英国央行可能恶梦缠身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官员一直以来都被一场恶梦般的场景所困扰:海外投资者可能会对其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政府无法出售国债并引发英镑崩盘。这可能为央行与政府之间的对决埋下伏笔:央行决心保护其通货膨胀目标可信度,而孤注一掷的英国政府将要求央行印发钞票,将债务货币化。英国政府今年的借债计划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6%,未来五年将再举债7,000亿英镑,这定然会使英国央行肩上的担子更为沉重。最低限度来说,借贷成本上升似乎已不可避免,这将使英国央行在不进一步扩大定量宽松政策规模的情况下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尽管如此,英国债务管理局的国债发行计划会在两方面引发投资者的担忧。
第一,在七年内到期的国债发行量高达740亿英镑,这就带来了巨大的中期再融资风险。仅去年发行的国债就使2011-2015年到期的国债增加了550亿英镑,在此期间,除了政府仍将以超过GDP 5%的水平继续举债,英国央行还可能设法处理掉今年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下买进的国债。
第二,新发国债的很大一部分是未来7-15年到期的中期国债,而届时英国央行要集中力量来对抗通货膨胀。债务管理局计划将这些中期债券发行量提高一倍,至700亿英镑。债务管理局理所当然希望发行这些最具流动性的债券,但英国央行则希望债务管理局发行更多长期国债,即使这意味着短期利率成本将上升。债务管理局的上述做法有可能有可能导致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功亏一篑: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已升至3.54%,几乎收复了定量宽松政策实行以来的所有跌幅。
当然,英国央行完全可以印发更多钞票。市场可能也正是这样预期的: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指出,政府净现金需求与10年期资产交换英国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已完全被打破,两者走势一向同步,但现在该收益率已较正常水平低70个基点。唯一的合理解释是市场认为英国央行将为政府债务买单。
但定量宽松政策规模的大幅扩大(目前已达GDP的5%)会带来风险。这会给未来带来隐患:在引发通货膨胀飙升之前央行需要回笼的资金将会增加,同时英国央行有朝一日必须处理掉的国债总额也在增加。更重要的是,这将使市场怀疑英国央行在简单地将国债货币化,这会进一步破坏英国的公信度,使英国央行担心的那场梦境在现实中上演。
这使英国央行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央行唯有依靠自身信誉来帮助英国抵御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然而由于政府拒绝制定一个减少公共财政赤字的可靠计划,英国央行发现其命运已被外国投资者所左右,截至去年年底,这些海外投资者持有35%的英国国债。要上演央行所担心的梦境并不需要费多达气力:公共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或再推出一个银行业救助计划,或通货膨胀出现急速上升的迹象都会制造出这样的效果。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英国央行可能恶梦缠身
下一主题:“证券界死刑第一人”终审闭口不谈6000万赃款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