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高盛中国大转向
下一主题:华尔街困境中创出奖金新高
返回列表 发帖

公募基金跨入散户时代

尽管股市的蛋糕越做越大,但当富人们的眼球更多被私募吸引,机构们更热衷直接“参赛”,公募基金又当如何?
事实上,机构在公募基金的持有人结构中的比例已不断下滑,源源不断增加着的个人投资者则成为购买公募基金的主要持有人。而数据也可以证明,这近半年来,公募基金持有人的个人化趋势十分明显。
机构热情下降
2006年基金的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末,中国所有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为32.24%,而这个数据在2006年中期时还是46.22%,仅仅半年就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
申万巴黎基金管理公司的付强博士表示,从最近三年机构投资者在基金持有人的结构来看,从2004年中期一直到2006年中期,持有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基本保持在40%-50%,但2006年下半年,机构投资者在基金持有人中所占的份额大幅下降。
根据万得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总份额达到6208.51亿份,较2005年底同比增长31.68%;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达到8550.17亿元,较2005年底同比增长82.26%。
深圳鹏华基金的人士分析,虽然中国所有基金管理的资产在2006年大幅增加,但老基金的整体规模表现为净赎回,也就是说2006年基金规模的猛增完全来自新基金的发行,而机构投资者认购新基金的热情不如个人投资者。
华安基金一位负责机构客户维护及持续开发的高级销售经理表示:“总体上机构原先持有的基金份额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是新发基金中机构认购的比例远远小于个人。”
“不少机构投资者开始直接投资股票,而非投资股票型基金。”上述华安基金的销售经理表示,尤其是保险公司,2006年间大幅增加了直接投资股票的比例,而减少了认购基金的比例。
在中国共同基金机构投资者中,保险公司一直是绝对主力,近年来其在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中的持有比例分别始终维持在1/4和1/3左右。然而,自2005年上半年保险公司获得直接投资股票的资格,尤其是2006年上半年的牛市以来,保险资金投资策略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变化。
截至2006年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5808.34亿元,较年初增长12.17%,除基金投资外,各类投资均呈上升态势。
其中,保险资金股票投资为434.73亿元,较年初增长173.62%,占比2.75%,较年初上升1.62个百分点。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为782.68亿元,较年初下降316亿,下降幅度达29.30%,资金运用占比4.95%,较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
付强表示,从相对水平看,目前保险资金的基金投资水平已萎缩到三年前,即2003年中的水平。“这还是在基金单位净值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也就是说,实际上保险资金的基金投资份额萎缩情况比金额萎缩情况还要严重。可以预见,随着保险机构直接投资股票比例的上升,以及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的开通,保险资金基金投资的相对规模还将下降(虽然绝对规模长期看还将上升)。”
机构与私募的合作增加
越来越多的私募以阳光化的方式出现,给了机构投资者新的投资方向,而这也是公募基金持有人结构中机构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
华安基金的人士表示,目前机构对于赢利的要求开始个性化,有些机构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基金的分红,而希望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投资决策中。“但是完全自己操作也没有十足把握,因此与私募的合作就开始增多了。”
“现在的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的热情显然不如个人投资者高,可能是有一些机构在牛市中开始相信自己的操作能力,也有些是看上了私募基金。”对于基金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下降,国泰基金的相关人士也指出,私募基金的产品设计和运作方式比较灵活,不少机构因此也开始转投私募。
工商银行的相关人士估计,2007年全国私募基金规模比2006年至少翻了一倍,目前的规模有可能超过2万亿元,这其中就有不少是一些工商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资金新加入进去。
由于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不少公募基金的骨干也加入到私募的行列。上海某基金的专户理财业务的负责人就在今年春节后转投一家规模在15亿左右的私募基金,他说:“虽然现在的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比原来小了不少,但客户集中而且更加稳定,在设计产品时更容易把握。”
同时,以信托方式出现的私募基金不断增多,也给一些资金量不大,但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参与私募的机会。
公募基金的个人化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个人投资者在开放式基金持有人中所占的比例已经高达74.21%,几乎是机构投资者的3倍。
分析人士指出,通常来说,牛市下基金持有人的个人化倾向将比较明显,例如经过2004年上半年的牛市,到当年年底个人持有比例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而熊市则易于对基金客户结构产生相反的推动,例如2005年的熊市使个人比例下降了3个百分点。
付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大型机构客户一般都有明确的资产配置策略,不太受市场的影响,而个人则易于在去留之间采取极端行为。“这是一个必然,而且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付强预计,未来3-5年,中国个人持有公募基金的比例将有望达到80%的水平。
同时,2006年以来个人持有基金比例大幅上升的一个制度性原因,是保险公司2005年开始获得了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业务资格,由此导致了它们的资产管理由外包化向内部化转向。
而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平台即将开通,原共同基金中部分大型机构客户可能迁出,这是又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势必导致持有人结构变化。短期和静态来看,专户理财业务将主要吸引现共同基金存量客户进行结构性转移,尤其是那些对控制权尤为看重、对价格风险承受度高、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对费率高度敏感的客户。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高盛中国大转向
下一主题:华尔街困境中创出奖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