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牵手中原证券 花旗合资券商辗转圆梦

天灾人祸不断,雪灾股灾同现,但外资金融大鳄的中国战略依旧在扩展。
继摩根士丹利牵手华鑫证券、瑞信夺得与方正证券深度合作的机会后,花旗也终于如愿以偿地找到了中国伙伴,1月24日,花旗集团与中原证券在郑州签署协议,双方将于近期申请设立合资证券公司。
花旗中国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副监陈依依对《华夏时报》表示,现在对此不予置评,待到有进一步消息之时便会公布。中原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有签署协议,但内容不便公布。
而花旗银行近期预测中国将成为在2008年“最不受青睐”的亚洲投资市场,中国股指还将有更大幅度的下跌。为何研究结果与其在中国的业务拓展方向南辕北辙?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外资牵手小券商是其扎根中国相对便捷的方式,但证监会对于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有着“最近一年公司经营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不低于行业中等水平”的硬性规定,这就决定了“外”与“小”联姻设立专业子公司之路依然布满荆棘。
中国梦难圆
花旗试图牵手中国券商的意图早有之。
2006年10月底,花旗曾参与湘财证券重组的竞争,后因管理层“叫停”外资机构重组券商,花旗才失望而归。去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决定》,合资券商审批工作重新启动了,但花旗出师不利,在与瑞士信贷抢夺方正证券之役中折戟。“中国梦”直至最近才开花结果。
根据去年底修改的规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有两种方式:一是设立合资公司,经营投行业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3%;二是参股已上市证券公司,其中单个境外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证券公司股份比例不得超过20%,全部境外投资者所持股份比例不得超过25%。
花旗选择的就是前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在与中原证券的合资公司中占比33%,着力投行业务。国泰君安金融分析师梁静认为,从外资准入的途径来看,短期内,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仍将以设立子公司的形式为主。
中原证券为规范类券商,于2002年11月8日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0.33亿元。2003年11月,获得股票主承销商和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资格。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种形式是多方乐意看到的。外资获得了进入资格,中小型本土券商引入强大合作伙伴摆脱弱势形象,地方政府也希望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当地。但设立子公司的证券公司具有审慎性要求: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最近一年净资本不低于12 亿元人民币;设立子公司经营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或者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最近一年公司经营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不低于行业中等水平。
中原证券的投行业务显然不强。记者在查阅中原证券2006年经审计的年报时发现,中原证券2006年的营业收入为56126.4687万元,其中证券承销收入为406.1005万元,占比0.72%,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收入为零。由于中原证券并不在同业拆借市场的54家证券公司成员之列,其2007年年报还未公布。
业内人士指出,小券商的投行业务只有在本土企业上市时才有点竞争力。2007年全年,河南有11家企业上市,但只有3家在境内上市。而这有限的3家资源还有其他竞争者。河南证监局副局长刘晓健说:“目前有至少20家全国性证券公司和我们沟通,想在2008年进入河南证券市场,争抢河南证券业这块大蛋糕。”刘晓健向记者表示。
“但‘行业中等水平’是个具有弹性的概念,也许会出现特批的情况。”上述业内人士补充说。
中国愈加重要
花旗为首的国际投行提出的“中国2008最差论”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论据是外资亚洲股市的基金近期持续大量撤出,中国居首,达到了11亿美元,因此花旗银行分析师认为,中国大陆股市将首次“超越”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成为亚洲“最为分量不足”的资本市场。
言行并不完全一致。花旗对与中原证券的合作相当重视,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麦睿彬出席了与中原证券签约仪式,河南的官方媒体大河网刊登出的照片上,麦睿彬与中原证券董事长热情相拥。
国际上大型金融集团的研究人员和具体业务部门分而治之,交流不多,可作为花旗言行相悖的解释。业内人士认为,且不论外资唱衰A股背后有没有深意,花旗的中国发展战略从未放松。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施瑞德早前表示过,中国经济基础雄厚、发展强劲,次贷危机对花旗中国的业务扩张计划没有影响。
而亚太区对于花旗的贡献愈加重要。花旗集团香港区行长林森成曾经公开表示,尽管受到次贷危机影响,但花旗集团亚太业务表现依然强劲,去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增加超过五成。而花旗1月15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其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99美元,这是花旗1998年来出现的首个季度亏损。
2008年中国依然具有较强吸引力。梁静认为,今年境内股票市场筹资额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大盘股IPO发行提速、中小盘股持续密集发行以及再融资的爆发性增长是推动2007年筹资额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因素,今年,这些利好因素并没有消失。再加上红筹和H股的回归、创业板的推出以及再融资渠道的日益多元化,投行业务的空间相当大。
股票承销是投行最基本的业务,从全球趋势来看,在投行业务中,并购和债券承销规模都远远超过股票承销额。梁静认为,更重要的是,随着私募、衍生品等市场的发展,投行的业务领域将随之扩展,证券公司将逐步摆脱对单一股票承销业务的依赖,形成从PRE-IPO到IPO再到后续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的完整的业务平台,这样,投行的利润将大为增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