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铁建上市首日打趔趄 大盘IPO脚步可能放缓

3月13日,中国铁建H股(1186.HK)上市首日报收12.00港元,上涨12.16%。同日,中国铁建A股(601186.SH)报收11.99元,下跌0.08%。
3月10日,中国铁建在上交所上市。作为今年为数不多的几只大盘股IPO(首次公开发行)之一,人们期望中国铁建上市能给委靡的市场提振一下精神。但现实再次令市场失望而归。A股市场当天暴跌,中国铁建上市首日收盘仅上涨28.19%,创出本轮牛市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最低涨幅。
但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盘后数据看,机构却在当天疯狂买入。
生不逢时?
上市首日,中国铁建以11元开盘,收盘报11.64元,对应市盈率39.1倍,换手率56.83%,表现远远逊于券商之前预测的当日最高目标价15.42元,也低于有统计的13家券商研究所预测价格中轴12.46元。
统计显示,2007年A股新发行股票上市首日股价平均上涨186.9%。中国铁建的首日上市涨幅在这一数据下显得黯然失色。从2006年重新启动新股发行以来,仅有工商银行(601398.SH )、大秦铁路(601006.SH)和中国银行(601988.SH)首日涨幅低于中国铁建,分别为5.13%、11.52%和23.05%。
天相投顾研究员田晓辉认为,中国铁建“生不逢时”:当天沪深股市普遍下跌,严重影响了投资者情绪;另一方面,发行价偏高也使股价上行空间有限——中国铁建9.08元的发行价市盈率为33倍,高于A股同类上市公司。
中国铁建董事长李国瑞则表示,中国铁建处于上升的发展道路上,他对公司经营状况很满意,对A股和H股都很有信心。而对于中国铁建的未来,研究员们大多表示乐观。作为中国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之一,中国铁建的基建业务(包括铁路、公路、市政工程建设)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到94%,其中在国内铁路基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45%~50%,与中国中铁(601390.SH)一起基本垄断中国铁路基建市场,占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
东方证券研究员罗果认为,作为国内交通基建行业龙头,中国铁建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此外,中国铁建还是我国对外工程承包额最大的企业,2004年~2007年新签海外工程业务订单复合增长率高达157%,未来三年将进入密集结算期,将促使海外业务收入及利润快速增长。
机构青睐
尽管股价表现不佳,中国铁建却备受机构青睐,上市首日出现机构狂买现象。指南针数据显示,上市当天中国铁建券基账户达到273个,持股量占流通盘的22.22%,当天成交量前十名席位均为买入,其中机构账户占据主力。代码为G23983的账户买入6.59亿元,G27226买入3.77亿元,G25978买入3.21亿元——G字头账户为基金专用,表明基金看好中国铁建。
但由于市场低迷,机构对中国铁建的态度也有分歧。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明确表示对中国铁建的兴趣不大:“我们参与了网上申购,但是当天就卖出去了。”他表示,尽管看好该公司所处行业,但对其管理有所担忧,中国铁建旗下公司众多,将考验公司的整合能力。国信证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钱海章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心。
同在上海的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则坚定看好中国铁建前景:“未来5到10年是中国铁路大发展时期,而中国铁建具有垄断性的市场优势,优于中国中铁,盈利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港股“新股王”
尽管在A股市场受到冷遇,“先A后H”的中国铁建在香港市场却受到热烈追捧。数据显示,中国铁建在香港公开发售申购人数超过80万,名列H股发行第三位,冻结资金量达5400多亿元,打破此前阿里巴巴4470亿元的最高纪录,超额认购倍数达到293倍,被香港媒体称为“冻资新股王”。
“当初中国中铁在H股发行时也受到追捧,A股不如H股热闹,和今天的中国铁建一样。”中海基金分析师施恒新指出,和内地投资者相比,香港一直对交通建设类股票热情很高,这和他们对内地发展的判断有关。另外,此前上市的中国交通建设(1800.HK)一直表现不错,也增加了中国铁建的吸引力。
和中国中铁一样,此次中国铁建H股定价高于A股发行价。光大证券分析师许雯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港人追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中国铁建有意设置,防止日后和A股差价太多。“事实上,这很可能是管理层授意的结果”。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国铁建H股上市后仍保持对A股的折价状态,其H股上涨空间将十分有限。西南证券研究员周兴政认为,H股较A股的大幅折价是由两地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所决定的,一家A H上市公司单独改变这种状况的阻力会很大。
机构抛弃网下申购
中国铁建上市首日表现不佳,可能会对一级市场资金造成一定打击;而考虑到扩容压力,大盘股发行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
“实际上,今年以来机构在给新股定价时就比较谨慎。”申银万国新股发行研究员林瑾说,市场形势不好,已经影响到投资者对新股的估值和定价。机构在对中国铁建定价时就有所保留,但上市之后形势依旧不乐观。
考虑到目前市场供求不平衡,监管层有意放缓扩容压力,今年以来新股发行节奏明显放缓。“定价没有以前高了,可能也会影响到部分企业上市热情。”林瑾分析。
不过到目前为止,一向为人们关注的“打新”收益尚无明显减少迹象。“根据我们的统计,今年以来打新收益在1.67%~2.2%之间,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林瑾告诉记者,但是从全年看,由于发行节奏放缓,形势不容乐观。
事实上,由于对后市预期不明朗,已经影响到机构投资者网下申购的热情。根据林瑾的统计,在申购中国铁建期间,机构能动用的资金在6000亿元左右,但是实际投入打新的仅有3500亿元。“这说明机构比较谨慎了,3个月的限售期风险也不愿意承担。”林瑾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