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国资委:国企整体改制上市条件成熟
下一主题:定向增发难实施 部分公司放弃增发转发债
返回列表 发帖

吉林制药重组评估机构:72亿报告我们没盖章

目前,由《每日经济新闻》率先发起并持续追踪报道的吉林制药重组真相调查,焦点已集中于一点——拟注入的72亿钾肥资产,究竟价值几何?是谁给该项目做的资产评估?他们是如何出具的评估报告?财务顾问是如何做出的重组方案?这些天价评估数据是如何出笼的?
这一切,只能从参与吉林制药天价重组的各路中介机构身上寻找答案。
《每日经济新闻》调查组昨日终于找到了为大盐滩采矿权进行价值预估的“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公司”。该公司一位李姓经理告诉记者:“我们没有对滨地矿产出具过正式报告,只是对它进行过预估算,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给滨地一个文字报告。”
然而,更为令人惊异的事情接连发生:就在没有正式资产评估报告的前提下,吉林制药本次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却据此作出了天价收购方案,此方案最终以公告的形式公开披露。
前不久该股的四个连续涨停,便是由这个看上去很美听起来挺玄的重组消息所刺激产生。
众多投资者高位追涨的结果,只不过是又一次竹篮打水?
今天,每经记者从参与吉林制药重组方案的各家中介机构的角度,为您一探究竟。
●估值56亿的大盐滩采矿权,当初取得成本仅930万
●估值成疑“72亿”从何而来
●“钾肥没卤水就出不来矿,这种矿没有办法”
●山连山:没出过正式评估报告
●律师:重组用预估值太轻率
吉林制药重组真相调查再次获得重大突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逐一采访参与吉林制药重组的中介机构后发现,这个所谓的72亿元评估值,竟然是一个没有资产评估师签字、没有评估师事务所盖章、没有正式估值报告的预估值结果!
但就是这个在专业人士眼中丝毫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估值,却成为本次重组财务顾问——华欧国际制作重组方案的重要依据,让钾矿资产的价值瞬间飙升了560倍,也正是这个重组方案,让吉林制药这个在盈亏平衡线上苦苦挣扎的微利企业赢得了千万股民的追捧,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将手中的真金白银投向这只垃圾股,排在涨停板上等待买入的重量竟然超过吉林制药的总股本。
这究竟是一场盛宴?一场闹剧?还是一场对普通投资者的赤裸裸掠夺?
《每日经济新闻》吉林制药重组真相调查组在经过连续一个多星期的调查后发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贪婪的重组方、无助的投资大众,还有利欲熏心的中介机构。
地勘大队:只出报告不管能否开采
“我们会出具相关报告,批复的事我们不管,但是我们不会拿出来找合作,这样是骗人的。”
在本次吉林制药重组一事中,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出具了关于滨地钾肥拥有的大盐滩钾矿的储量核实报告,而这也是滨地钾肥资产估值的最初源头。
报告称,采矿证范围内钾盐总资源储量3.3亿吨,其中液体氯化钾总资源储量1.23亿吨,固体氯化钾总资源储量86.95万吨,而目前尚无法利用的杂卤石,资源量达到了2.08亿吨,占该矿区总储量的63%!
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建于1955年3月,是我国目前惟一的盐湖资源勘查专业队伍。该大队对大盐滩钾矿的勘测工作是否尽责了呢?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咨询人的身份,电话连线了柴达木综合地质勘察大队的一工作人员。
记者:你好,我想咨询一下,你们勘察大队主要负责哪些工作呢?
勘察大队:如果拿到某地的采矿权后,我们负责出具勘察报告。
记者: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呢?
勘察大队: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采难度报告。
记者:如果我拿到某地的采矿权,这块地是否有开采价值,是不是由你们出具相关报告呢?
勘察大队:是的,勘察过后就会出具。
记者:如果我拿到一个钾肥矿的采矿权,虽然有资源储量,但没有卤水,开采不出来的话,那怎么办?
勘察大队:钾肥没有卤水就出不来矿,这种矿没有办法。
记者:如果遇到这种矿,你们大队是不是会出相应的报告?
勘察大队:我们会出具相关的报告,批复的事我们不管,但是我们不会拿出来找合作,这样是骗人的。
从勘探大队人员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滨地拥有的钾肥资源的确存在。但是,拥有资源不等于就能开采出资源,这也是记者在冷湖镇实地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
长沙设计院:两次挂断电话 避而不答
“你要先联系公司,他们给我打招呼,我才会考虑给你解释。”
公告显示,中国化工部长沙设计院为滨地钾肥出具了 《大盐滩开发利用方案》。该院现隶属于中化集团,拥有化工、矿山等行业设计甲级资质,在盐湖矿床开采、钾盐加工工艺、盐湖卤水综合利用等技术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业内一家矿产评估公司的首席资产评估师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说,所谓开发利用方案,即是根据采矿许可范围内矿产的储量情况等来作出总体规划。
显然,柴达木地质勘查大队出具的储量核实报告,是长沙设计院制作开发利用方案的基础。而该评估师表示,对于矿产评估机构来说,开发利用方案相当重要;在进行估值时,很多重要参数都来自这里。
记者同样致电该院,打通后,一提冷湖滨地,对方随即表示不清楚并挂断电话,显得异常敏感。随后,记者再次拨通电话。
NBD:刚才为什么挂断电话?
长沙设计院:是什么厂,你把名字报清楚。NBD:你们去过那个地方吗?
长沙设计院:这个我确实不大清楚,你要这个信息干什么?
NBD:滨地钾肥卤水开采存在难题,我想知道这种问题如何解决?
长沙设计院:如果有技术需要,你要先联系公司,他们给我打招呼,我才会考虑给你解释。NBD:能不能采访做滨地项目的人?
长沙设计院:无可奉告!我现在很忙,就这样。(匆忙挂上电话)
尽管记者未能从长沙设计院获得有用信息,但一家具备甲级资质,且技术领先的企业,在看到钾矿储量核实报告后,居然对卤水缺乏会导致无法生产钾肥这一事实没有任何反应?其中有何玄机?
山连山矿业:从未给滨地出过文字报告
“我们拿到了完整的初步设计,还有权威部门盖的章,所以我们必须服从。这个矿能不能生产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只评估它的资源价值。”
公告显示,冷湖滨地委托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公司,对大盐滩采矿权进行了价值预估。就个中详情,《每日经济新闻》又致电山连山公司,公司一位李姓经理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只是预估算过 没出报告”
NBD:你们去过滨地的矿区吗?
李:公司一个女同事去的。
NBD:能不能问问这位女士,她了解的情况呢?
李:我们没有对滨地的矿产出具过正式报告,只是对它进行过预估算,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给滨地一个文字报告。
NBD:为什么没有对滨地出具报告呢?
李:这个公司还差文件,储量核查报告正在评审,他们就提供了一些资料,然后让我们给估算一下,没有出过正式报告。
NBD:你们要出正式报告,需要滨地出具哪些资料?
李:需要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开发利用方案、储量核查报告及备案证书、相关图纸等。
NBD:开发方案是谁出具的?
李:这个是化工设计院出的。它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保证生产施工的施工图纸。
“我们只管估价不管能否出产”
NBD:你们根据滨地提供的哪些资料对它的矿区进行估算的?
李:我们根据他们提供的初步设计,矿量,储量规模,然后做的预估。
NBD:预估算正式报告吗?
李:这个哪能算正式报告,我们没有盖章签字。
NBD:你们这个估价是根据什么来测算的?
李:测算是按三年钾矿价格平均值做的。
NBD:预估值和最终实际的估值差别大吗?
李:我们是在他们的设计能力,资源量的基础上来估的,不会有很大出入。
NBD:你们在估算价值时,考察公司有没有生产能力了吗?
李:我们不管公司的生产环节,只管矿产资源的价格,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生产。
NBD:他们提供的资料,你们核查过是否真实吗?
李:我们拿到了完整的初步设计,这个不是他做的,是由权威部门化工设计院出具的,且必须是甲级资质单位,还有权威部门盖的章,所以我们必须服从,怎么可能怀疑。这个矿能不能生产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只评估它的资源价值。
NBD:您的意思是,你们根据权威部门出具的报告来做评估?
李:是的。
没正式报告就不可能签字盖章
NBD:滨地现在具体差什么资料呢?
李:储量备案证书,要上市就必须做储量备案。
NBD:滨地什么时候到你们这来做评估的?你们出报告大约要多久?
李:今年5月份,手续不全我们绝不可能出报告。我们只给过它一张表格,连估算方法都没有给它,不出正式报告,我们不可能签字盖章。
NBD:你们是根据滨地钾肥提供的什么资料来进行估算的?
李:根据他的初步设计,储量核查报告,我们没有胡编乱造,我们公司是受国土资源部和人事部考核的,有职业道德和职业遵循,不可能为了它把自己的牌子砸了吧。
NBD:滨地钾肥手续不全,你们为什么还给它预估算?
李:他的矿有这么多量,有这么多资料,然后让我们给估估,将来他资料齐了,给评估费,我们能不评估吗?律师说法
重组采用预估值过于轻率
《每日经济新闻》在咨询业内数家矿产评估公司的业务经理时,他们都对山连山未出具正式评估报告、仅仅给出标的资产预估值的做法感到奇怪。一业务经理表示,虽然只是预案,但毕竟是向投资者公布的信息,仅采用预估值而非正式评估结果,显得过于轻率。
那么,资产评估机构没签字盖章的预评估结果,甚至还不是评估报告,财务顾问就据此设计了上市公司重组方案,并将这一非正式的估值结果予以公告,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业内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尚未签字盖章的评估报告不具备法律效力,严格来说,不能据此对资产进行定价;采用这一结果设计上市公司重组方案更是欠妥。而又将此信息披露给投资者,更是显得不严谨。
而《资产评估准则》第二章第九条规定,“评估报告应当由两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签字盖章,并由评估机构盖章。有限责任公司制评估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合伙制评估机构负责该评估业务的合伙人应当在评估报告上签字。”
记者随后致电吉林制药本次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华欧国际,该公司一陈姓负责人以当前“处于静默期”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每日经济新闻》吉林制药重组真相调查组
这72亿元预估值和根据这一预估值而来的重组方案是如何出炉的呢?大致流程是: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出具钾矿储量核实报告,中国化工部长沙设计院再出具开发利用方案,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公司以开发利用方案为主要依据,对标的采矿权进行估值。最终,由华欧国际根据以上资料制作出重组方案。
尽管滨地钾肥拥有的矿产资源是真实的,但没有一家机构对滨地钾肥因矿区缺卤水无法产出钾肥表示任何异议。无法将矿产资源转化为可以盈利的产品,这对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想必人人都清楚。
并且,评估该资产价值的北京山连山称,自己仅得出了一个没有签字盖章、没有正式报告的预估结果,就被正式用于重组方案并公布出来,有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吉林制药仍然公告披露并复牌交易?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这72亿元估值是从何而来!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国资委:国企整体改制上市条件成熟
下一主题:定向增发难实施 部分公司放弃增发转发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