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31
- 帖子
- 702
- 主题
- 273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谁是夏草的朋友、谁是夏草的敌人? 5月28日,中捷股份6名董事集体辞职,夏草又一次宣告自己的胜利。 但嗓音沙哑的夏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没有多少豪情:“每家公司背后都有很大的力量,夜路走多了也会撞鬼的,所以这条路不知道还能走多久。” 整个2008年的资本市场,夏草可谓红极一时,许多人在为他鼓与呼。但夏草自知,掌声背后,他基本上算是在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战争。 “如果不是为生计所迫,我绝不会将财务质疑作为一种事业,因为这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尤其是对蓝筹股提出质疑,往往会搞得自己一鼻子是灰,这更是一份社会盲流才做的事。”夏草说。 “每个在投行做了三年项目的人都可以做夏草,投行人士看年报、招股说明书,很容易就挑出错误来,关键是他愿不愿去做,怀着什么目的做。”一位上市券商的资深保荐人对夏草颇为不屑。 实际上,投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评估公司、律师、财务顾问、财经公关……一个上市公司利益分食链早已在夏草之前形成,它们才是夏草真正的“敌人”,是夏草背后的那些“磨牙者”。 夏草的命运决定于与这些 “磨牙者”的战斗。 利益链 投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评估公司、律师、财务顾问、财经公关……这些乙方都在围着甲方客户——上市公司服务。 上市公司IPO及每年维护不但需要聘用这些重要的中介结构,同时围绕在上市公司左右的还有券商、基金、股务代理人、投资者等。 “这是一个利益链条、一个圈子,从上市公司IPO一开始,圈子里分餐计划基本就定好了。”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分析道。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包括聘用中介机构,公司IPO的成本约占发行市值的6%-9%,其中包销佣金约占1.5%-3.5%,上市及交易费用占1%-2%,财务顾问、保荐人、其他中介机构及印刷费等费用约占5%。这些成本均来自募资,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中介机构一般在前期签约时收取少量固定费用,如果发行失败,其余费用则前期不退还,后期不收。“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包括承销商、中介机构都会非常努力,因为他们与企业上市发行成功与否利益链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僧(中介机构)多粥(上市公司)少,上市公司有很大的选择权,所以中介基本都在不影响自己声誉的前提下,迁就上市公司,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年报造假,但是少有人站出来揭发。2001年有人就说我是童话中敢说出皇帝没穿新衣的小孩儿,7年过去,我已中年,但现在还有人说我是那个小孩儿,这到底是赞美还是讽刺?揭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并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更多需要一种勇气。”夏草坦言。 潜规则 “哪家投行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做的材料没一点水分?投行人士是不会质疑上市公司的,大家都一条战线,砸别人的饭碗就是砸自己的,一个个案说出来,这个行业、这个市场就混不下去了,甚至会影响到所在的公司在圈子里被动。”一位保荐人称,其实大多时候投行是知道上市公司的报表掺了假,“但我们都会要求上市公司至少在上报材料上跟我们坦白,否则报到发审委,口径不一致最后都倒霉,说白了投行和公司是城池相依。但也不能把材料做得太水,否则被查出来就活该。” 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除非是谁想出局。 给上市公司做了近10年审计、评估的王经理看了夏草的博客皱了皱眉,“我们做财务审计都要有依据、有底稿支撑的,审计报告的底稿都有来源公司的承诺函。况且夏草一口气质疑了这么多家上市公司,虽然有会计学经验,但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特性。”他表示,即使能看出问题,也不会有一个审计、评估、会计师说出来,“都属于项目的内部人员,发现问题大不了不做,或者出具保留意见。做审计、评估都要有保密协议的,如果公开质疑首先就是违反职业道德。” 最后,王先生也道出了“潜规则”:“客户(上市公司)都是衣食父母,中介行业竞争很激烈,恶性、无序竞争导致客户占优势,一般都会在所允许的范围和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尽量将报表做得漂亮,况且虚假的事务所很少有被惩罚或者要承担责任的。” 2007年的4月份,王先生遇见一位迷信的公司老总,经过两个月的调查评估,王先生拿出收购资产评估报告,老总没说不好,只说资产评估的数字出得不吉利,非要调成几个带8的数字。“害得我加了几个通宵的班,终于调出了几个8。” 危机公关 最初的夏草对上市公司是少有杀伤力的,面对更多的是沉默和不屑,以及压力。 2007年,夏草接连发文质疑某上市公司存在重大财务造假。此时的上市公司非常强势,打电话给夏草,让他立即闭嘴,并通过学校向夏草施压。此时,夏草撰写的一本专著《财务侦探,发现财务错报》也被出版社告知不能出版。 对此,夏草在博客中伤感地慨叹,“该典藏的正在坠落,该坠落的正绽放着荣光。” 今年5月,夏草在博客上频频质疑鱼跃股份、歌尔声学、九阳股份等新发IPO,并在路演现场发难管理层和独立董事。但遇到最多的还是“沉默”。 平安证券内部一位投行人士质问夏草:“按你的观点,找几个会计大专学生,按你的方法稍加分析财报,公检法就可以对所谓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政’了。 ” 但5月的稍后的日子,一切发生了转机。CCTV《经济半小时》、金融界等媒体铺天盖地地介入,迅速让夏草成为市场揭黑的一根标杆,上市公司也不再是毫无知觉的风车。监管层的跟进调查,也更让夏草的质疑多了几许杀伤力。 与此同时,夏草的质疑水平已日臻纯熟,并从以前的 “一击未中即收手”演变到目前的质疑让上市公司心惊,逼得上市公司接连发布澄清公告疲于应对。 上市公司、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都开始重新审视和度量这个过去被他们看成是跳梁小丑的角色,如今,不得不谨慎看待。 投行人士开始分析起夏草质疑的特点,“我们招股说明书会要求更仔细了,毕竟大家都不愿意成为被质疑的对象。” 一家知名财经公关公司的媒介经理开始感到了压力:“可恨死了,我们的客户被夏草质疑,我们就得频频去灭火,工作量比原来大了一倍多。” 这家公关公司开始给客户经理上起了针对夏草的“危机公关”课,一位高级媒体经理在培训中被告知,“首先我们要判断,夏草的文章会对谁,造成何种影响?如股价、公司的声誉、管理层……以及弄清事实的真相。其次,在危机面前,我们需要第一时间作出必要的回应。同时避免在舆论环境当中处于被动地位。统一回答口径及回答出口…… ” “不过还好,我们不是他的主要目标,但他这样四处乱呛人,小心有人下黑手治他。” 记者手记 一个人的战争 孤单地在揭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路上行走近7年时间,围绕在夏草身上的聚光灯还未曾像今天这样闪耀过,夏草的敌人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张过。 夏草,本名郑朝晖,福建莆田人,现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一名普通讲师。2008年5月因在自己名为“财务侦探”的博客中推出《深市中小板十大涉嫌偷漏税过会公司》、《沪市2007年报涉嫌粉饰报表公司》排行榜,引发媒体采访、10家上市公司相续做出澄清说明而名声大噪。 被夏草频频质疑大股东违规占款的中捷股份,5月16日受到深交所公开谴责后,5月26日开A股上市公司召开致歉说明会的先河,5月28日6名董事集体辞职。 华夏建通、国能集团等公司也是在夏草博客公开质疑粉饰财务报表不久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夏草的剑同样地挥向了上百家上市公司。 但鼓掌者尽数是草民投资者,上市公司揭黑的舞台上,夏草依旧是一个人在孤独作战,他的对面站着的是强大的敌人阵营和慢慢暗处设防的专业队伍。 面对庞大而又充满种种问题的上市公司利益分食链,鲜有同盟者、缺乏支持者、后无机构和专家为之撑腰,夏草是势单力薄的,他手上只有一件武器——手中的笔,还要借助媒体的渠道放大才具杀伤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