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42
- 帖子
- 486
- 主题
- 430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过去10多年,对于中国经济,风险投资的跌宕起伏在绝对数量上带来的影响非常有限。但VC就如同在窗户纸上捅了一个小孔,窗外新鲜空气的涌入,彻底打破了屋内原本沉闷的气氛。在培育了一批成功的上市公司和阳光企业家的同时,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商业环境中,VC自身也通过10多年的摸索和进化,得到了历练。 1992年~1997年 VC是什么? 1992年,刚刚加入美国IDG公司1年的熊晓鸽,带着一帮欧美风险投资商来中国考察,探讨中国的投资机会。同行的某英国老牌VC代表理查德的一句话让熊晓鸽印象深刻,“10年以后再来吧!”这是当时VC对中国的基本判断,原因很简单,找不到读过哈佛、斯坦福MBA并且有10年基金管理经验的人。 正如VC对中国的极端陌生一样,当时的中国对VC为何物也一无所知。别忘了,中国的证券市场1993年才刚刚启动。即便如此,IDG还是于1993年在中国成立了“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基金”,这一步也奠定了其日后10多年在中国风险投资界的地位,尽管其最早一些案子的投资甚至只有10多万美元。那时,IDG最早的几个合伙人,夹着公文包,每天四处跑,甚至会被人认为是皮包公司。“最开始几年,经常被人拽去看房子,要我们投资房地产或股票市场。”熊晓鸽回忆说。 而在1998年之前,最先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如IDG、华登国际、汉鼎亚太等,也主要是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投资,当时都会派个外国人过来管理公司,中西方很难沟通,管理难度很大,那段时间的合资公司多数以失败告终。还有一些基金则专门投资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式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并未开始。表示风险投资意思的“VC”一词还远不为人所知。 1998年~2000年 VC是热钱 1998年,在美国硅谷疯狂点燃的互联网热情迅速蔓延至中国,而随着中国互联网门户这一“高科技”概念的出现,终于让风险投资有了用武之地,搜狐、新浪、网易等纷纷获得国外风险投资支持。而1999年7月,中华网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更加刺激了Dotcom和风险投资在中国的热潮。这或许也是中华网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了。 而在香港,互联网的热潮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000年,Tom.com的上市曾引发香港历史上最疯狂的申购狂潮,30万市民排队交表,连招股书都被抢光了,不得不派警方维持秩序,甚至还有市民体力不支被送进医院。而当时Tom.com却连个清晰的商业模式都没有。 当VC遇到Dotcom,便开始发生化学反应,制造泡沫。那时候华尔街流行的是一本叫《The new new thing》的书,每天都有新的idea去融资,就像站在树下摇钱一样,而动辄千万美元的投资,悉数砸向了没有商业模式、没有收入的互联网公司。那时,眼球就是一切,问别人销售额变成了很迂腐的事情。创业公司的估价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不现实的高度。 就连咨询顾问公司如麦肯锡等,也开始丧失了理智,试图用传统的作价方式去论证当时的泡沫是有价值的,甚至根本不存在泡沫之说。更有些咨询公司的人开始跳槽到初创互联网公司做CEO、CFO等。 为国内风险投资火上交油的事情,还有一件不得不提。那就是1998年成思危提出的著名的“一号提案”,中国要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板的热潮便由此而来。随后各地出现了一窝蜂的本地风险投资,包装了一大批公司,目标直指深圳创业板。 不幸的是,创业板没出来,但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了,纳斯达克崩盘了。此时,国内三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却刚刚先后上市,随后便出现了股票跌至1美元的惨烈局面,但逃脱及时的风险投资和坚持熬过冬天的VC还都是赚了钱的。 1998年到2000年,人人都知道VC,VC是热钱,可以迅速成就你的梦想。这其中,有些人实现了将企业迅速做大的梦想,有些人在热钱的冲击下,并未准备好成熟的心理,反倒是拿VC的投资当收入,买名车装豪宅的现象不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关门大吉。 2001年~2003年 VC是魔鬼 2001年和2002年,几乎没有VC支持的公司上市。别说上市,连融资都相当困难。在寒冬,VC选择了冬眠。但在创业者眼里,VC已经由四处撒钱的“天使”变成了魔鬼。如果不是VC的推波助澜,他们也许正踏踏实实做着自己的小生意,而不是经历一圈过山车式的眩晕后,被弃而不顾。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融资就变得异常艰难。VC纷纷蛰伏起来,再也不敢四处招摇。刚刚受惊的VC们,见了互联网就跑。“首先是个不赚钱的公司,又是个互联网公司,加起来这是个非常负面的信号。”痛定思痛的VC们,开始意识到“赚钱”对于评判一个公司是如何的重要。他们开始变得非常谨慎,不敢轻易投资,而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则在此时,由于融资跟不上猝死了。2000年下半年,携程正处于第二轮融资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这轮融资成功,携程的历史恐怕也要被改写。 2001年到2003年,就连报道VC的记者们也都转行了,很多媒体也取消了之前如火如荼的VC专栏。这段时间,美国不少VC先后撤出了中国。仍然坚守在中国的VC,也纷纷要求其投资的公司调整商业模式或削减成本。2003年,华尔街流行着一本名叫《Dotcom:非理性繁荣》的书。 2004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在市场低迷了2年多之后,2003年12月9日,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提前宣告了互联网和风险投资春天的到来。随后,华尔街重新对中国互联网充满信心,与此同时,美国一些主流的风险投资商开始重新考虑中国。
2004年~2007年 VC是一群人 2004年6月,在距离盛大登陆纳斯达克不到1个月的时间,硅谷银行率领包括Sequoia、KPCB在内的30多家美国顶级VC造访中国。这个访问,标志着美国主流VC开始试水中国市场。投资成功案例最多的IDG和投资盛大回报最高的软银,成为硅谷VC的榜样。 2004年,有9家VC支持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其中包括盛大和九城,以及空中网等一批SP。2005年,分众传媒和百度上市,阿里巴巴和雅虎并购,继盛大之后,中国概念再次被推向高潮。后来,凡是在分众和百度投资的VC们,哪怕只是挤进去100万美元,也都在日后的各种论坛上,大肆标榜这一成功案例。 2005年9月,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Sequoia正式进入中国。从2005年开始,VC进入了大规模融资的阶段,其中软银在短短6个月内融资6.4亿美元创当时融资纪录。而2006年,中国俨然已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的中心之一,几乎欧美所有的VC和PE都登陆中国,如KKR和黑石基金等。随着风险投资再次涌进中国,VC又开始了高调的生活。大大小小各种名目的VC论坛,又开始密集起来,多的时候几乎每周都有一次。而出入这些论坛的永远是那一群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人,VC在中国的概念基本上就是那几十张脸了。甚至每次论坛,连大家的分组座位都一样。而此时,清科召开的一次年会,居然能有100多家媒体的记者参与。“跑VC口”的记者如雨后春笋,而他们跟踪VC行业多数都不超过1年。 还有一点变化,在VC这群人中,开始划分两类,一类是VC,一类是PE。而之前人们都把他们混为一谈,并不有意区分。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部分归结于2004年两家公司在香港的上市,这便是蒙牛和李宁,而这两家公司的投资商鼎晖投资在2004年后成为中国最成功的PE基金,因为它屡屡将那些对风险投资认知度较低,而且非常难打交道的民营企业大老板“搞定”,该基金还投资了南孚电池、鹰牌陶瓷、慈铭体检等。 受此刺激,越来越多的基金开始关注高成长性的传统行业,VC开始出现了从高科技转向高成长的投资趋势,和消费者相关的领域成为热点。传统行业的老板第一次成为风险投资大会的座上宾。 2008年之后 VC是个招牌 经历了10多年在中国的探索,很多VC的第一期基金已经投完,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回报期,很多人认为2008年会迎来一个上市退出的高峰。很多基金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Knowhow,并逐渐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比如IDG、软银、鼎晖、红杉等。而新进入的VC,则开始考虑自己的卖点是什么。 过去10多年,VC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教育了中国企业。由开始对VC的一无所知、到盲目追逐、再到如今有选择的接受甚至是拒绝VC,中国企业开始更理智地处理和VC的关系,尤其对于一批有成熟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来讲,正在选择VC而不是被VC选择。创业者和VC之间的买卖方市场也正在悄然变化。 通过卖钱换取股份的VC,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卖点是什么?尽管VC仍是一个个人英雄色彩比较重的行业,但对于创业者而言,VC的品牌如何,则成为他们选择的条件之一。抛开共同的“美元”之外,VC之间的不同何在?“我们的合伙人都有过企业管理经验”、“我们对产业链更了解”、“我们更能为企业提供跨国的合作资源”等等,所谓VC的增值服务开始成为VC宣传自己的重点。“以前VC说我们不只是钱,更是服务,都是空话,现在是真要这么做了。”一个新基金的投资人深有体会,VC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他正在绞尽脑汁给自己的基金想个卖点,并试图通过媒体宣传给创业者。 尽管目前在中国的VC数量又达到新的高峰,但无论是外资基金、人民币基金,VC行业都要靠业绩说话,靠业绩打造招牌,靠招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VC已经开始进入淘汰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