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进入2008年,VC行业的两大趋势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本土人民币基金会趋于活跃,基金的出资人(LP)阶层也会越来越多元化,风险投资的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将会全部在国内实现;另一方面,VC投资更倾向于“摘够得着的果子”,和消费市场相关的中后期项目争夺会更加激烈,而随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饱和”,VC“下乡”的趋势将不可避免。
投资本土化
项建标的工作时间,有1/3是在公司对面的一家连锁咖啡馆中度过的。地处杭州市CBD中心,这家连锁咖啡馆在上下午的任一时段,都坐满了促膝而谈的人们,不时传来的声音中,最多的词汇便是“项目”“股票”“投资”等等。在浙江,有钱而不投资简直是一件太让人鄙夷的事情,要么投资房产、股票,要么投资鸡血石、字画、矿产什么的,而时下最为时髦的就是风险投资了。项建标便管理着浙江本地一家名叫红鼎投资的人民币基金,其基金的投资人为当地的民营浙商。
“现在VC都要绕着浙江走。”这是一家外资VC投资人半开玩笑的话。言下之意,就是浙江的钱太多了,现在各大企业基本上都在自己做创投基金,比如浙商创投就是由喜临门集团、传化集团等12家浙江名企创立,浙江万向、雅戈尔、杉杉、中大等企业都在做创投业务。不仅如此,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改革以及对创业板推出的强烈预期,各路资金都开始涌入风险投资领域。一方面外资创投从去年开始陆续尝试募集人民币基金,另一方面,本土创投的信托制基金、有限合伙人基金以及政府引导基金、券商、银行等大量资金都开始进入VC行业。过去10年,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向来是外资基金主导,本土基金一直处于“拾漏补缺”的位置,从未登上舞台中央。从投资金额上来看,2007年外资基金投资占了79.5%的比例,本土基金只占了16.3%。
如今,本土基金似乎正在迎来崛起的良好契机。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在经历了10多年的培育后,各种环境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当年风险投资以其“两头在外”即融资和退出都在境外的模式,被认为是最国际化的产业。而伴随2005年外管局“75号文”以及2006年商务部的“10号文”等政策的出台,外资VC到国外上市的道路越走越难,至今仍没有一家外资投资的项目被批准海外上市。鼓励中国企业在境内上市,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因此,相比受政策限制较多的外资VC,以人民币投资的本土基金将更快做出反应。
风险投资已经成了老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让人喜忧参半的事情。“有资金而无管理能力是目前本土基金的最大问题。”项建标说自己总有这种“不合时宜”的担忧。由于中国本土基金的出资人多是以企业为主,往往不能忍受股权投资正常的投资回报周期,赚快钱的意图明显,因此,准上市项目抢夺激烈,多是通过拼价格、拼关系的恶性竞争拿项目。另外,基金的出资人时常会做出“越位”行为,试图直接参与管理,以至于基金的管理团队独立性不够。而由于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才仍大多为海归背景,被外资VC笼络,本土基金在人才上极度短缺,因此,对于投资项目的专业研究和管理能力较差。这意味着,虽然本土基金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本土基金在专业性、管理能力、内部机制等方面还与外资VC有不小的距离。
随着投资、管理和退出环节都在国内实现,融资环节的变化也开始出现。相比国外基金的LP多数为大学基金、退休基金等,本土基金的LP来源还比较单一。尽管短期之内,国内的风险投资很热,但VC业界普遍认为,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风险投资的总量还是非常小,无法与美国、以色列等国相比。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银行的存款如果有1%~2%流到风险投资,那我们的事业才算刚刚开始。”有VC这样说。不过,目前政府引导基金力度很大,社保基金的口子也在松动,中国未来一定会出现多元化的LP阶层。不过,融资、投资、管理和退出全部在国内实现,只是为本土基金的崛起提供了客观环境,而非充要条件,本土基金的制度安排、专业队伍、投资文化甚至投资心态的成熟都仍需要长期的过程。
高科技转战高成长
与消费相关、与中产阶级相关、与服务业相关的领域,现在都成为了无论是VC还是PE投资的重点。这无疑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很多时候,你甚至很难将这些投资称其为风险投资。
但1998年,国内的风险投资却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兴起而崛起的。甚至有人说“Dotcom成就了中国的风险投资”。在过去近10年时间里,几乎所有的VC都围绕着互联网和泛IT领域进行投资,颇有硅谷高科技创新的味道。尽管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太多,但至少Dotcom的出现让中国有了硅谷这个参照物,技术和模式多是美国的复制版。VC投资的标准也很明确,即是否有对应的美国公司和模式。无论携程标榜是“中国的Expedia”,还是百度声称是“中国的Google”,都是如此。直到分众传媒的出现,没能在美国找到成功的案例,然而随后带动的一批“媒体”概念股的热潮,仍可以参照为“某某领域的分众”。
继2005年分众和百度上市之后,互联网2.0的公司并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在热闹了两三年之后,并未有Web2.0的上市公司出现。与此同时,继蒙牛、李宁上市之后,无锡尚德、迈瑞医疗、如家快捷、新东方等传统领域多个行业的领头羊先后海外上市,掀起了一股TMT向传统和服务行业投资的迅速转向,风险投资的行业分布开始多元化。
未来在传统和服务行业的势头仍会加强,并会出现一些新的热点。从国际大环境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未来会承担更大的减排责任。国家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巨大投资,会加速替代能源、新材料、环保服务等领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据悉,在未来即将开通的创业板,也会重点支持那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上市。
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在投资者眼中便是巨大的商业机会。除了蒙牛特伦苏、伊利金典等高档牛奶外,就连一日三餐的蔬菜、水果、大米等也被贴上了“绿色”的标签,并卖出了高档的价格。在这背后,中国的第一大产业农业也有望在未来焕发新的生机,生物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的概念已经开始出现,由于科技等因素的改变,在农业的产业链条上,也开始出现新的环节。针对中产阶级的服务还有很多,教育、金融服务、健康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也会相继成为投资亮点。“每个人消费几块钱,这将会是个多大的市场”,面对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这句话成了对创业者和投资者最有吸引力的“真理”。
投资方向从TMT向传统行业的转向,也使得投资地域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开始转向西安、成都等二线、三线城市,未来“VC下乡”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早期项目风险太大,中后期项目人人抢估价太高,要避免竞争只能到别人到不了的地方了。”有VC感慨。VC会比以往更勤奋,“起的比鸡早,飞的比鸟勤”将是VC生活的真实写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