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对冲基金:围绕中国“经济奇迹”的多空辩论
下一主题:浙江天健成IPO“票房毒药”?
返回列表 发帖

晨星:私募基金8月排行榜

从整体回报来看,8月沪深300指数微涨1.2%,大盘指数微跌了1.83%,不过晨星中国中盘指数和小盘指数继续大幅上扬,分别上涨了7.79%和9.44%,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泡沫。其中,传统板块仍缺乏持续上升的动力,当期市场(包括私募基金)更多的关注热点依然集中在和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的新兴产业以及大消费上。
从整体估值上看,上交所市盈率仍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但深交所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整体PE已经偏高(图1)。至8月底,中小板的整体PE与上交所PE之比已经突破了2.5,这样的状况虽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相关,但如此高的PE比率显示当时中小板已经出现了泡沫。
私募基金8月表现评价
目前,晨星中国私募基金数据库涵盖了近610只非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阳光私募)。
从整体表现来看,在当月纳入统计的524只私募基金中,最近一个月的平均回报率为4.09%(上月为1.29%),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的私募产品有332只,占比由7月的23.2%大幅增加至63.4%。截至至8月底,MCRI指数(晨星中国.华润信托中国对冲基金指数)的成分基金共有127只,从这些基金的仓位统计来看,8月份其整体仓位较7月又略有提升,达62.5%。其中,有42%的私募基金仓位已经超过了八成,另有28%的私募基金的仓位介于50%-80%之间,而仓位不足二成的私募基金仅占18%。这一结果显示多数私募基金经理已经及时调整了之前的熊市思维,由6月和7月的防守策略转为更为积极的布局策略。
私募基金最近六个月表现评价
和2月底相比,MCRI指数微涨3%,虽低于晨星债券型基金指数的同期涨幅,但稍领先于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
在具有6个月历史的415只私募基金中,有九成私募产品跑赢了同期的沪深300指数,和上期相当。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来看,在415只具有半年以上历史的私募产品中,有过半数的私募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占比51.3%,较7月的27.6%大幅增加;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私募基金在7、8月间(尤其是8月)能够及时抓住大市中某些板块的反弹机会。从绝对收益分布图来看,多数产品的收益分布在-10%至10%之间,其中位数为0.65%。最近这6个月,共有43只产品的收益在10%以上,部分产品的收益甚至超过了20%。
私募基金最近一年表现评价
从去年8月底至今,私募基金在下跌过程的表现要优于股票型公募基金,但在上涨或者反弹的过程中则稍落后,综合起来,两者整体的表现相若。因此,从中期表现来看,两者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面对后续可能持续的震荡走势,私募产品的表现令人值得期待。
具有一年以上历史数据的私募基金已有319只,统计范围内私募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13.41%,其中有257只跑赢了同期的沪深300指数,约占总数的八成。在319只具有一年以上历史的阳光私募中,有224只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索提诺比率)为正值,占比70.2,较上一报告周期的47.4%大幅上升;其中索提诺比率超过1的基金为165只,占比约为51.7%。
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私募基金开始注意控制产品净值的下行风险,这正是私募产品相对于公募的优势所在。公募基金的目标是战胜业绩基准以及同类公募产品,而不会考虑投资者资产是否受到了损失。但私募产品则不同,如果净值遭受损失或者未能创新高,基金经理不但不能拿到一分一毫的绩效费,还要面对赎回风险。所以,这也是越来越多私募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更为审慎的原因。与此同时,各方利益一致也是私募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高端个人客户青睐的原因之一。
私募基金最近两年表现评价
关注私募基金的中长期表现一直是我们私募业绩评价报告的核心思想,因为大市的波动对私募的短期业绩影响较大。从2008年8月至今年8月,对冲基金指数涨幅达五成,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上涨了21.3%。这段时期私募的长期表现依旧优于同期的市场指数以及公募基金。晨星统计数据显示,具有两年以上历史的基金已有166只,约七成战胜了同期的沪深300指数。
从绝对收益的角度来看,最近两年共有146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88.0%,绝对收益的中位数为20.63%,和沪深300的涨幅相若。如此高的正收益比例主要和最近两年大市的震荡上涨态势有关。从绝对收益分布图来看,年化收益在20%至30%之间的产品最多,只有极少部分产品录得超过10%的净值损失。此外,我们这里给出私募基金按照上述索提诺比率排序后的详细收益情况和基金的基本信息,以供投资者参考。
私募基金最近三年表现评价
目前,具备三年历史的私募产品仅43只,我们在此也给出了按照三年索提诺比率排序所得的结果,供投资者参考。和表1类似,对于采取复制策略的系列私募产品,我们只选取排名最靠前的一只入榜。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对冲基金:围绕中国“经济奇迹”的多空辩论
下一主题:浙江天健成IPO“票房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