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红筹路重开
下一主题:如何敲开欧元资本之门
返回列表 发帖

民生银行再融资路径曝光:简单背后的煞费苦心

先发行约15亿元次级债;再私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民生银行(600016)股本约10%,并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去香港上市,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10%以上,外资股权的比例非常接近最高上限25%——这,就是股改后民生银行的再融资“算盘”。“具体的步骤和实施计划可能会有所微调,但思路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知情人士透露。
显然,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民生银行与内地主要上市银行一样,处境都很尴尬。截至6月30日,其资本充足率仅8.05%,刚达8%的监管标准。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4.85%。提高资本充足率是该公司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股改是为再融资做准备,不然民生银行也不会这么着急。”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张宏伟向《证券市场周刊》证实。
9月12日,民生银行在5家上市商业银行中率先进入股改:采用转增后送股的方式,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将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约3股对价股份。

次级债:缓兵之计
民生银行人士承认,由于资本充足率已经触底,目前又无法进行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仅有各期未分配利润可用于补充核心资本。而发行次级债对该行的后续再融资会带来有益的帮助。
实际上,国内银行在资产结构方面并无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差异,主要是:贷款、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含央行票据,最近可能还有短期融资券)、存放或拆放同业。其中,最主要的是贷款,相当大一部分贷款都是100%风险资产,是增大资本充足率分母的因素。国内银行的扩张最主要是贷款扩张,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
根据规定,银监会每年会根据一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因素,为每家商业银行规定网点扩张的上限。
“在这种约束下,发行次级债大体上就是华山一条路了。”世纪证券首席分析师李文说,“以2005年6月底为基准,发行15亿—16亿元的次级债(假设6月底完成)后,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将达到8.62%,较未发行时提高0.57个百分点。此外,民生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2.68亿元,下半年大体如此。假设下半年净利润不派息,且计算到2005年6月底的数据上,则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提高到9.08%(已包含了16亿元次级债)。但考虑到民生银行下半年资产的扩张,估计2005年底时,资本充足率也就是在8.3%-8.4%左右。”
“根据上述分析,16亿元的次级债以及下半年的用于补充资本的净利润,是民生银行解决生存问题所必需的,而要实现2006年的发展,还须另外寻找资本来源。”李文强调。
“下半年如果不增资,民生银行的贷款及资产增长会比较慢。”中信证券的杨青丽也认同这种看法:如果H股发行价的确定不好解决,民生银行不一定就发行H股,也可以增发A股。或者,作为缓兵之计,可以再次发行次级债。
私募是关键战役
次级债只是缓兵之计,而对外私募则是关键战役。知情人透露淡马锡控股正打算对民生银行增资,期望拥有其10%股权,从而成为第一大股东。目前,民生银行比较大的几个股东分别是新希望、中国泛海控股、东方集团等,其中,最多持有也不过6.98%的股权。
这个消息得到民生银行高层的认可。他说,民生银行正在谋求在不同的融资平台上实现补充资本金,而“通过淡马锡控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砝码。即使无法通过增资扩股控制民生银行,淡马锡控股也会考虑未来在民生银行香港上市过程中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并力争成为大股东。”
其他外资机构也都对民生银行觊觎良久,而且,“当前战略投资者的出价甚至已经高出民生银行股价,出人意料。”知情人士告诉《证券市场周刊》。这可能与外资的“胃口”大和志在长远有关系,即成为大股东必须付出的代价。很明显,从成长性来看,民生银行位居国内所有商业银行之首。尽管竞争加剧和基数增大会降低民生银行的成长性,但多数分析师都预计,未来两三年内,民生银行的成长速度仍将领先于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
民生银行总股本622166.8121万股,以近期平均价格计,淡马锡控股获得民生10%的股权大约要投资25亿元人民币。一年以前,中煤能源集团已将2.36多亿股民生银行法人股(占总股本的4.55%)转让给了淡马锡控股的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同时IFC(国际金融公司)也持有民生银行部分股权。
“民生银行几乎和所有持股超过3%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都进行了接触和解释,他们都非常支持。”行长董文标告诉《证券市场周刊》:“淡马锡对民生银行的股权分置改革非常支持,也已经同意在未来24个月内不减持。”
李文也指出,对于规模不太大(比如小于中行、建行)且已成功的公司,如民生银行等,淡马锡的策略可能是单独进入,这类企业因所在行业不错,是公开上市公司,透明度较高,容易做出进入决策,进入风险较小。
虽然,淡马锡已收购了两家印尼银行,并购买了韩国和印度银行的股权,但至今还未能在一家中国金融集团中占据主动。
淡马锡控股新闻发言人何晓桦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入股民生银行事宜,由于许多细节尚待确定,目前还不是透露交易过程的最佳时机。
海外上市最后决战
海外上市成为民生银行融资计划的最后一步,这一步估计将在明年年初启动。从2004年1月8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关于H股发行上市方案决议至今,民生银行上市工作几近两年,一波三折。
2004年1月通过发H股的决议,不料公司随后爆出上市前变造股东大会决议;2004年12月公司通过临时股东大会将发行H股的有效期延长一年;2005年2月,公司6年前股权拍卖案再起争端,不过高法认定拍卖有效。这些波折让市场对公司能否顺利赴港上市心存疑虑。随后又因为种种原因再度延迟。
而最近有消息说,民生银行将其IPO价格将出人意料地定在5.28-5.83港元的高位上。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民生银行P/E在内地最低(见表1),也低于已上市的交通银行(有汇丰因素),略高于汇丰控股和中银香港,与渣打集团基本类似。建设银行(939.HK)IPO最终确定为2.35港元,按预测盈利计,发行P/E为12.86倍。考虑到民生银行目前13倍多的P/E,民生银行显然没有高估。
李文也指出,根据民生银行在2004年年度报告中的预测,不考虑送股因素,即按2004年底总股本计算,2005年每股收益约0.49元。假设发行133857.6892万股H股,全面摊薄后每股收益0.39元。民生银行在香港市场如果按13-14倍摊薄市盈率发行,则发行价格约5.07—5.46元人民币,约合4.75-5.15港元。
“我觉得能否进一步先于H股发行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至关重要。如有令投资者信服的战略投资者引入,达到发行上限并非没有可能。因此,引入好的战略投资者是提高H股发行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文称。
目前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此前一直沸沸扬扬的管理层持股计划可否在香港上市过程中顺利通行。但“管理层持股是好事情,更有利于民生银行稳健成长。”知情人士称。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红筹路重开
下一主题:如何敲开欧元资本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