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75
- 帖子
- 368
- 主题
- 138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中石油曾以每股55美元现金要约购买PK公司所有上市股份,报价总价值约为41.8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而此间有关专家在官产学高峰会上却表示,一部分企业在海外并购前“裹足不前”,而另一部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上显露出的是“虚热”。 “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不会马上成为一个高价天然气市场;当然,需要海外并购,但更要谨慎而行。”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表示,这是在中海油以180亿美元竞购优尼科(Unocal)败给了雪佛龙后而发的一番感慨。 海外并购风乍起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整个1990年代跨国并购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大大超过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15.1%的平均增长速度;1990年代中后期,跨国并购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70%—90%左右;尽管2l世纪初跨国并购投资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份额。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目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在海外投资的中国公司已超过7000家,中国境外所有投资项目的资产总和已达1500亿美元。一时间,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五矿、中国化工和中国有色等国字号大型企业,竞相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其中有一半是投在了采矿业上。目前铁矿石、石油、天然气、铜、铝等国内紧缺的战略资源,已成为中国大型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 2004年,中国已超过韩国成为亚洲第二大并购交易市场。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比2003年增长了50%,所涉及的并购金额接近7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这个数字将增加至140亿美元。有关专家认为,中国“走出去”并购策略的重要性已是无可置疑。 万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王巍对记者说,因为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集中是一个必然趋势,所以中国企业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的资源、更高的企业运作效率和更优良的战略资产,跨国并购或许是最为快捷的途径。据估算,先前海尔如果成功并购美泰克,将会获得美国家电市场16%的市场份额,这是任何一家新公司在短期之内无法完成的。 “国家对有能力走出去的企业,今后还将给予更大的支持。”中央政策研究室白津夫教授介绍说,我国目前境外开矿的规模太小,在进口矿中所占比例仅为21%左右,今后要加大境外开矿的力度,境外开矿所占比重应该增加到50%左右。 现实已经证明,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即使再过若干年,中国的企业能够在国内市场做到份额第一,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也很难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一严酷的形势下,海外收购被一批中国企业认为是获取核心技术采取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于是,TCL重拳出击法国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上海汽车集团收购英国罗孚,以求获得研发力量与自有品牌;盛大网络收购韩国Actoz公司,获得网游版权及研发平台;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业务,获得IBM在PC及笔记本制造上的领先技术。 海外并购喜忧参半 此前,在中海油的六次海外收购中,只有收购Repsol印尼油气田取得了控股地位,而这也仅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储量收购。有专家称,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并购活动,其余权益收购都带有“市场换资源”的色彩,不能构成持续收购的要件。 万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王巍认为,对企业来说,买现货就相当于等米下锅,风险大、价格贵。如果企业参股或控股国外资源企业,就能大大降低成本与风险。今年年初,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商联合起来要求涨价71.5%,国内众多钢铁企业最终只能被迫接受。因此,扭转被动局面,借鉴“投资建矿”并购经验,形成稳定的海外资源供应渠道很关键。 从中国第一家成功并购的TCL集团近期的财报可以看出,两年来一直扮演TCL“利润机器”的手机业务遇挫,也让TCL整体盈收雪上加霜。李东生承认,两大并购给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带来一定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11月1日,在以12.5亿美元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联想公布05—06财年第二季财报中显示,新联想本季营业额达到285亿港元,同比上涨404%,但其股价当日依然大跌,因为具体业绩没能满足部分投资者先前的“乐观”预计。 中国五矿集团的“走出去”行动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它的失败、坚持与探索印证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必将经历的艰辛。记者了解到,截至2004年底,中国五矿集团相继在1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成立了44家企业;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也遇到了诸多坎坷,比如收购诺兰达的失败。 记者获悉,中国五矿总裁周中枢在陪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朝鲜期间,签署了《关于在朝鲜煤炭领域设立合资企业的协议》。朝鲜贸易省贸易相林景万表示,这次与中国五矿在龙灯煤矿设立合资企业,不仅是朝鲜在特区以外设立的第一个合资企业,更是朝鲜在资源领域的第一次开放。近日,周中枢又透露,中国五矿有意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CVRD)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铁矿石资源。 规避风险“走出去” 据统计显示,国际上70%的并购案都以失败告终,而中国企业并购的失败率还远高于这个数字。因此,商务部研究境外投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给跨国并购中的中国企业以警示:“实施海外并购对企业的要求很高,应当循序渐进,不能‘一阵风’,不宜过度提倡,仅靠资金和低成本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企业并购案包括不同类型,如中海油案等是为了取得自然资源,如联想案等是为了取得品牌与技术。自然资源必须从外面开拓的道理比较清楚,但要取得品牌与管理技术,是依靠国外并购,还是依赖内部成长,则是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因此,银河证券副总裁汤世生认为,如果企业本身在国内的业务较弱,则应该在中国进行更多的整合,盲目的海外并购将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国内市场地位不够坚实的话,在海外的并购也很难成功。 跨国投资,在走出国界后面对的是另一个政治与法律环境,而且往往是不同的文化。因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的赵晋平给企业支招:首先,选择什么投资结构安排来确保海外投资安全、规避海外投资风险。第二,如何降低跨国投资的成本,“走出去”本身似乎比“走得合不合算”更重要。 “最近中国有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我们计算了一下,在2004年就有97个交易,而且是保持了29%的年增长率。”万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王巍分析说,与全球每年上万亿美元的跨国并购额相比,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据商务部报告,去年对外直接投资中只有10%是私营企业进行的,这种比重太少,也意味着目前的海外投资更多是出于“政绩”和其它非经济因素。如果继续如此,不仅头几批海外投资的收益与成本比不会合算,而且所交的跨国投资“学费”也不一定能达到最好的“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