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券商管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行步伐加快
下一主题:亚洲并购市场何以持续升温
返回列表 发帖

2005券商的最后一个瘦年?

“今年的利润目标没有完成”,一家创新试点券商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另一家券商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语气颇为沉重,“今年的亏损超过了预算”。
  
市场资深人士指出,由于证券市场持续低迷、新股停发、资产管理业务受到全面清理,2005年券商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最终的报表尚未出台,但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又会是一个瘦年”。
  
不过上述人士也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摸底,监管部门对国内券商行业的底细已经是心中有数了,证监会主导的券商综合治理将在明年完成。2006年或许将成为券商行业的翻身之年。
  
创新券商或许能不亏
  
一家创新试点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年初制定的利润目标与2004年实现的利润相差不远,都为数千万元,“但现在离年终结算仅剩下几天,目前来看,利润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该人士表示,从经纪、投行和资产管理三项业务的具体情况来看,经纪业务方面基本持平,集合和专项理财业务才刚刚起步,目前还难称盈利,自营方面由于风险过大已经基本退出,“好在今年在新股停发之前我们发了两个项目,加上几只债券的承销和一些股改保荐业务,今年投行的收入超过一亿元。”
  
“创新试点券商的日子还好些,我们的情况就更糟了”,一家中型券商总裁表示,与传统强势券商相比,他们在投行方面竞争力不大,资产管理业务没有资格开展,自营也做不下去了,仅剩下经纪业务在孤军奋战,但市场行情如此,“想不亏都难”。
  
市场资深人士指出,目前看来,2005年度除了以创新试点券商为代表的少数优质券商可保“不亏”金身以外,大多数券商将难逃亏损命运。整个券商行业仍将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亏损额还可能有所扩大。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04年全国114家证券公司共亏损103.64亿元,2005年上半年券商收入也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一半,日子难过可见一斑。
  
交易量、佣金持续双降
  
股票市场低迷,加上竞争激烈,使得券商的经纪业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深圳证券业协会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前10个月,全国股票基金成交总额约为555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781亿元,下降幅度达到26.25%。在成交量下降的同时,受到此前佣金制度改革的影响,特别是银证通的冲击,券商收取的佣金水平也出现下降的趋势。深圳证券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地区营业部的佣金平均收取标准为0.1225%(不含代收的监管费和交易所手续费),这较2004年的平均0.1306%,下降幅度达到6.2%。市场资深人士认为,今年前十个月,深圳券商的股票基金成交总额占全国的比例为17.35%,深圳在证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佣金水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交易量和佣金水平双降,给券商的经纪业务以沉重的打击。“好在股改和权证的出现还是给券商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收入”,一家券商经纪业务部总经理表示,权证交易火爆,券商从中获利良多。此外,上市公司的股改要跟流通股股东沟通,这需要借助券商营业部的渠道,券商从中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不过该人士同时承认,这些收入对于2005年的利润贡献只是杯水车薪。
  
投行的窘况跃然纸上
  
经纪业务不行了,投行方面又如何呢?总体而言,投行的日子也不好过。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新股发行15家,募集资金576307万元,增发4家,募集金额2697995万元,配股2家,募集资金26202万元,没有发行可转债,合计融资总额3300504万元。2004年则发了98家新股,有12家增发,配股21家,可转债12家,融资总额合计8328692万元。两者比较,2005年市场融资总额仅为2004年的39.63%,一些传统优势券商甚至在这方面颗粒无收。今年投行的窘况跃然纸上。
  
当然,股改带来的保荐业务也给券商投行挣回了些许脸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12月20日,共有369家上市公司进入或完成了股改程序,50家券商瓜分了股改保荐市场。一家券商的投行负责人表示,此前证券业协会曾有一个股改保荐收费的指导意见,股改保荐费用的收取标准大概在200万元左右,而已经完成的股改公司有221家。据此推算,今年券商从股改中可以收入40000万元,“但事实上,由于竞争激烈,很多项目是达不到200万元标准的,实际收取的股改保荐费要低于这个数字”。
  此外,虽然有50家券商参与股改保荐,但排名在前10位的券商占据了54.47%的市场份额,其中排在前两位的海
通证券和国信证券就占有17.62%的份额,券商之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苦盼2006
  
“我们将希望放在2006年”,多位券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这样表示。他们认为,在宏观层面上,明年股改将可以基本完成,困扰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将排除,资本市场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在微观层面上,券商的综合治理也将全面完成,券商的综合实力将得到提升,券商行业有望在2006年迎来翻身。
  
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由证监会主导的券商综合治理已经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摸清了证券公司的风险底数,并清理规范了一批券商。第二阶段的治理目标将在2006年10月底完成。届时,基础性制度改革完成,券商经营行为基本规范,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化解,市场化创新有序进行,证券公司的市场创新能力和中介功能得到增强。
  
不过,市场资深人士指出,在股改和券商综合治理完成之后,虽然券商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观,但这也意味着市场化程度将增强,券商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如果券商没有从此次综合治理中“苏醒”过来,那么他的“瘦年”也将继续过下去。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券商管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行步伐加快
下一主题:亚洲并购市场何以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