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长江证券借壳上市风波:障眼法还是另有他图?
下一主题:麦格理获准在华开展租赁业务
返回列表 发帖

综合治理创造新机遇

宏源证券的连续涨停,中信证券股价翻番、定向增发认购火爆,G成大、G敖东等拥有优质券商巨额股权的公司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
证券市场正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市场环境改善及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的认可,并从中获益。综合治理正在给证券公司创造着历史性的新机遇。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层层推进
从2001年A股市场不断下跌的结构调整开始,证券市场自发展以来积累的风险,通过证券公司集中暴露。2004年,监管部门制定了《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监管部门在基本摸清证券公司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多项基础性制度改革,如完善客户保证金存管制度,实施第三方存管、自营和客户结算备付金账户隔离;规范委托理财业务,全面制止未经批准的集合理财和三方监管委托理财业务,暂停新的个人委托理财;完善自营业务的监控机制,并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投资决策和风险监控机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要求;实施国债回购制度改革等。
在处置高风险证券公司、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中,监管部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2004年以来,共处置15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其中14家已关闭;与此同时,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将被处置公司的证券业务和营业网点转到优质公司,支持证券公司兼并重组,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
为切实严肃市场纪律,一批主要责任人员受到行政处罚,一批涉及违规的从业人员被过失记录,一批涉嫌刑事犯罪的人员受到司法机关的调查和惩处。
证券公司的发展并未止步不前,监管部门适时推出了实施分类监管,以推动行业创新。2004年监管部门陆续发布了创新试点类和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标准。截至目前,已有17家公司取得创新试点资格,15家公司被评为规范类公司。创新试点类公司在发行短期融资券、开展权证创设、集合理财、外汇资产管理等方面,得到了优先支持。在治理整顿中,一批优势证券公司不断壮大。
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按照监管部门的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意味着证券公司发展环境的极大改善。
目前部分证券公司已启动信息公开披露,权威人士表示:2007年还将实现全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信息的透明必将极大提升证券市场参与者对证券公司的信心,更多的投资人选择优秀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更多发行人选择优秀证券公司作为发行承销商、更多的融资方给予优秀证券公司融资额度,优质证券公司必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此外,《证券法》修订实施后,证券公司的业务空间得到很大扩展,监管部门明确表示:创新试点公司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状况所进行的业务创新都将获得支持。目前17家创新试点公司中, 2家获得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批准的首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1家获得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
随着融资融券等业务的开展,证券公司只能在牛市中才能盈利的不合理现象将被打破,证券公司解决了熊市盈利危机后,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对客户的优质服务,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实现自身的盈利。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必将空前活跃。
观察人士指出,证券公司的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到2005年底国内共有116家券商。监管部门今后将鼓励优质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重组和并购,引导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质公司集中。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创新类券商已在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内部制约激励机制,并得到监管部门的鼓励。监管部门希望从维护股东知情权、建立内部风控体系入手,促使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发挥作用。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提升也成为本次综合治理的题中之义。
《证券公司监管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已列入今年国务院46项重点立法项目,将陆续出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外部条件与内部制度同时迈向新起点的时候,也就是证券公司大发展的新起点。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长江证券借壳上市风波:障眼法还是另有他图?
下一主题:麦格理获准在华开展租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