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221
- 帖子
- 525
- 主题
- 107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下称“39号文”)施行两月余,税收等优惠政策出台在即,VC热潮再次袭来。记者日前获悉:50余家申请备案的创投企业蜂拥而至国家发改委和各省发改委,争夺创投“金字招牌”。在此次VC热潮中,最抢眼的当属由券商设立的VC企业。 据悉,这也是3月证监会三次召集8家创新类券商在京开会,就券商设立创投基金征求意见以来,券商开展VC业务的实质性突破。 券商加入“VC”创建大军 这些“准VC”,除了之前主要呈半地下状态的私募投资管理公司开始走向“阳光”,更多的是具有国企背景的新生VC,以及之前在国内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外资VC驻华机构。其中,由创新类券商成立的VC公司无疑格外抢眼。 随后,记者致电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证实,尽管《证券机构开展创投管理办法》仍然在制定中,发改委此次并不直接对券商“开展VC业务”的资格进行审批,但由券商设立的VC公司却可进行申请VC资格备案。对于具体有哪些券商设立的VC公司申请了VC备案,该负责人却未进一步透露。该负责人只表示,目前“备案申请企业”资格审查仍在进行中。 对于备案程序,该人士表示,发改委在受理VC企业备案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备案条件,并最终向其发出“已予备案”或者“不予备案”的书面通知。“除了个别此前主要从事二级市场投资,不具有创业投资经验的企业可能不予以备案外,其他大部分符合有关法规、资质优良的VC企业可能都会‘予以备案’。” 随后,记者从中信、国信、广发、招商,海通等多家创新类券商证实,上述券商已开始着手开展VC业务。 据此次已着手申报“VC资格备案”的券商投行部人士透露,早在两年多前,鼎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功操作蒙牛上市后,使蒙牛获得2.16亿元人民币投资开始,该券商就开始研究开展VC业务的可能性。 该人士表示,受“鼎晖投资基金”创立模式的启发,公司已从研究、投资等各部门抽调了相关业务人员,组成了直接投资部,并与若干外方公司,以及国内有丰富产业投资经验的公司进行了引资谈判。“目前,各方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向发改委申请 ‘VC资格备案’应该也是很快进入程序。” 更早开展VC业务的海通证券表示,该公司旗下一直低调的中比基金(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也将走向“阳光”。据悉,中比基金注册资本1亿欧元,包括中国、比利时两国政府在内,共有9个股东共同注资。海通证券就是中比基金的股东之一。此前,中比基金主要以股权形式投资于国内具有高科技内涵、处于成长期的拟上市中小企业。而随着券商开展创投业务的逐步解禁,中比基金也将赴发改委进行资格备案。 VC近忧 尽管“39号文”引发包括券商在内的VC热潮,然而,记者随后了解到国内VC的开展却并不乐观,国内VC真正迈入高峰期仍需时日。 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随着2005年下半年风险投资政策环境的回暖、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已步入快车道。截至2006年一季度,国内新增创投基金就有9只,合计9.04亿美元,其中本土3只,投资规模1.59亿美元,本土VC在投资数量上占24%,合资VC占7%,外资占69%。从投资金额统计,本土VC占18%,合资VC占21%,外资VC占61%。 然而,VC回报率,特别是本土VC的回报率却不容乐观。据清科对62个创业投资基金投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从1994年到2005年的十年期间,投资回报高于40%的基金共仅有7只,介于20%—40只,在10%—20%之间的 19只,而低于10%有19只。这些高回报率的基金主要集中在以美元为投资标的的外资VC。其中,回报率介于10%—20%的本土VC只有5只,而回报率低于10%的本土VC最多,为17只,本土VC回报率高于20%的没有一只。 随着“39号文”后引发未来券商、保险等专业机构进入VC行业,清科公司有关分析人士也表示并非一蹴而就。 首先,如果券商直接从事直投业务需要防范财务风险,因为VC毕竟是投入期较长的股权投资,一般需要3—5年时间,而根据48家披露年报的券商显示,有44家2005年末净资本为正值,15家创新类券商净资本规模总计约为270亿元。而目前在14亿元净资本以上的券商只有10家,扣除资产管理以及自营资本,能用于创投基金的资金所剩无几。 其次,尽管有诸多相似之处,VC和投行业务在所需资金性质、专业知识、资金回收等方面仍存在差异,券商进入VC也需要防范经营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