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41
- 帖子
- 214
- 主题
- 150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赵雪芹、马晓立、刘磊、潘建平等,这些分属不同券商,但同为国内顶级证券分析师们现在归属同一个东家——中信证券。 本报获悉,自今年初中信证券启动“做大研究”战略以来,国内一大批顶级分析师都已聚集在中信旗下。 与其它券商将研究部定位为利润中心不同,中信研究部被看作投行链条上的一环。中信希望通过强势研究打造品牌来掌握行业话语权,可以助推公司其他卖方业务获得发展。 四处挖角 中信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做“大投行”就必须做“大研究”。 如果你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相信这些名字不会陌生。赵雪芹,前海通证券研究员,目前在旅游行业研究排名第一;马晓立,前联合证券研究员,在机场行业研究排名第一;刘磊,原招商证券电力设备行业的研究员,业内排名第二;潘建平,来自中信资本市场,在建筑材料研究中排名第一…… 这样的名字还可以列举很多,而这些执资本市场话语权牛耳的分析师都已归至中信证券帐下。 “中信证券招募来自各公司、各行业、排名靠前的分析师加盟目的是做‘大研究’。所谓‘大研究’,就是与中信形象相称的行业研究地位。”中信证券一位高层人士称。 中信证券下决心做“大研究”的背景是:2005年中信证券的股票承销业务、企业债券承销业务、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都在业内排在前三位,只有研究部排名第六,研究部较弱的品牌影响力与中信的行业形象极不相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今年年初,中信开始招募人才,并提出做“大研究”的概念。 中信证券为这些人才付出多少成本?有业内人士称:“多么牛的分析师呀,要挖他们最低出价要30万以上。”但中信证券一位中层却表示,这些人愿意到中信主要看好整体平台,“中信的薪酬在业内业并不最高的。” 抢占制高点 中信做“大研究”的目标是抢占研发领域的制高点。“研究实力强就意味着话语权大,公司在投行、资产管理等领域就占据优势。”一位业内人士说。 在海外,投资银行一个任务是为投资者提供股票和制造流动性,多数机构投资人会到证券公司而不是去交易所购买新股。其中,研究部门责任就是对股票进行公允的定价,能让上市公司顺利融资,让机构、证券公司赚到钱,而投行则从对客户的服务中获取大量的佣金收入。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分析师如陈昌华、张化桥的身价都特别高,因为机构客户看中了他们背后摩根士丹利、瑞银持有的股票。 国内券商研究部门发展基本延续一个模式,一开始券商不论规模大小都设置了研发部门,各公司研发部门相互模仿和攀比,多数成为券商装点门面“花瓶”。 之后,一些研发机构开始独立,2000年7月,申银万国研究所从其母公司脱离成为独立法人单位。随后,国泰君安、华夏证券的研究所纷纷独立,其目的是将研究所当作一个利润中心,靠提供研发成果赚钱和获取佣金分成达到“以研养研”的目的。 但直到现在,国内尚没有一家券商研究所能够达到自负盈亏。即使是号称最强的申银万国研究所不仅收入中2/3来自母公司,而且每年需要母公司给予补贴。 “我是坚决反对研究部门独立的,它是券商投行业务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一家券商中层称,“一个投行项目需要投行部、资本市场部、研究部和交易部的共同参与。” “其实国内不少投行人员对一些具体行业并不太懂,他们需要研究员的帮助,研究员的影响力助推了投行业务的成功。”中信建投分析师林阳说。 知名分析师不仅能助推投行业务的成功,还能影响行业态势和公司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政策的取向。如果知名分析师所在公司其他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就可以在分析师制造市场波动中获取高额利润。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券商实力高就能高投入增加研究所实力,而研究所实力增加能提升券商在业内的话语权,并在投行、资产管理等领域抢占了制高点。 排名的魅力 目前国内券商还没有批发股票能力,研究部门对投行、投行、经纪、资管业务的支持有限,而研究部跟上级领导汇报的主要就是业内排名。“中信弄了这么多人,就得出成绩。”北京一家券商人士说,“由于被挖过来的分析师排名都靠前,研究部总体得分就会高些。” 据悉,为了做到排名更有把握,中信研究部还采取一帮一的策略,即让排名靠前的研究员,带着有希望的研究员,组成团队进行排名冲刺。 研究部门考核指标被分解到具体研究员身上就有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包括一年撰写报告数量、参加投行项目多少、路演次数;软指标有内部评价、外部基金经理的反馈和媒体、机构的排名。 基金经理对券商分析师评价主要参考三方面:1.实用性,即是否纳入基金投资组合;2.服务质量,包括报告推介频率和沟通频率等;3.报告质量,包括撰写规范、深度和广度等。 实际上,多数基金经理表示他们更加关注研究员推荐股票上涨幅度,“因为券商报告是第一时间给我们的,我们能根据这些股票走势做出判断,因为研究员推荐股票的上涨与否与研究员的号召力有关,如果研究员擅长忽悠,在同样水准上就容易取得较好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