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只报价不出钱国航申购遭遇“光说不练”
下一主题:精心“造壳” 天威英利谋划海外上市
返回列表 发帖

一次不合时宜的IPO

对比2004年12月备受追捧的H股发行,正在尴尬推进中的中国国航A股招股,实在是一场不合时宜的IPO。
回想一年半前,国航H股发行时,招股价区间为2.35-3.10港元,最后发行价为2.98港元,22.83亿股H股中,40%分配给散户,超额认购80-90倍,冻结资金750亿港元;机构配售部分也获得15倍的超额认购。可如今国航A股招股,2.80元的发行价为发行区间(2.75-2.95元)的低端不说,发行股数也缩了近4成。网下配售4.7亿股股份,13.15亿元发行市值,冻结资金仅区区15.25亿元,中签率高达86%,创有机构询价以来A股市场IPO中签率之最。而新老划断后,发行量最少的得润电子网下配售仅336万股,冻结资金也达37.86亿元。
国航H股发行时,2003年报每股收益仅0.024元,可境外投资人却愿意以100多倍的市盈率认购,且此后股价最高曾走至3.60港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公司的成长性———谁都知道2003年国航业绩不好是非典使然。果然,2004年年报出来,净利润增长10倍多,每股收益从0.024元猛增至0.283元。可如今,由于油价猛涨,航空公司无不处在衰退期,即便国航是国内航空公司中业绩最好的,2005年每股收益也不过0.18元,发行后股本摊薄仅0.154元,2.80元的发行价市盈率已达18倍,而当前,上证180的市盈率不过15-16倍。更何况国航全年17.09亿元的净利润,还包含了因人民币升值取得的9.08亿元的汇兑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既然如此,投资人对国航抱之以冷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国航这次并不是非发A股不可。发行H股募资86.8亿港元后,公司净资产值翻了1倍,在上市的航空公司中,国航67.3%的资产负债率是最低的,东航、南航、上航、海航分别为88.4%、83.3%、77.7%和87.7%。国航A股募股资金主要用途为购买空客(A330)、波音(B787)共45架飞机,但招股书中也提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商机促进下,近年来各航空公司均在不断引进飞机,尤其是对A330和B787的采购较为集中,有可能产生运力过剩,特别是在奥运会和世博会高峰过后,航空市场需求将出现回落,甚至可能引发国内运力过剩的风险。
既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国航这次为何还要发行呢?答案有二:一方面,好不容易拿到了发股批件,如今不发,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另一方面,如果航油价格再涨,加之汇兑收益等减少,今年国航微利甚至亏损都是可能的,2003年南航发行A股当年不是几近亏损吗?而一旦亏损,按照现行制度就得再等三年盈利才能发股了。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只报价不出钱国航申购遭遇“光说不练”
下一主题:精心“造壳” 天威英利谋划海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