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2007央行或更为主动
下一主题:项俊波:通过建设弱势金融体系扭转经济结构性失衡
返回列表 发帖

2006货币政策之市场脸谱

4月27日宣布次日
上调贷款基准利率
这次利率调整开启了2006年紧缩性政策的大幕。提防信贷投放过快成为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所在,其对债券市场的冲击有限,次日上证国债指数价量齐升,收盘于109.86点,上涨了0.13%,并在“五一”长假之后继续走高。
2006年5月16日
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
央行向部分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了1000亿元1年期定向票据,发行利率为2.1138%,远低于当时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水平。
此后的6月14日和7月13日,央行又分别发行了1000亿元和500亿元定向央票,和第一次一样,均主要针对发行贷款规模较高的银行,发行利率2.1138%,具有明显的惩罚意味。
6月16日宣布7月5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作为年内首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通知中表示,此次调整主要是为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从货币市场走势来看,市场反应并不剧烈,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7天品种在经过短短1天的走高之后,便重新恢复一路下跌走势,准备金的调整并未给金融机构流动性造成太大冲击。
7月21日宣布8月15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再次选择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方式吸收流动性,市场认为其效果要好于加息。但是这样的手段显然还是不能对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造成太大撼动。
在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证国债指数以0.19%的跌幅做出反应,此后却进入了持续的上升通道,一直延续到10月份。
2006年8月18日宣布次日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但是由于市场对紧缩政策有预期在先,因此加息对股市、债市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经过短暂的调整,市场唱多气氛依旧。
11月3日宣布15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一年中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高的频率在预期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一次的调整给货币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由于新股和新债的密集发行吸引大量资金引发的“助燃”,银行间债市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由11月3日的2.4190%飞涨至11月21日的3.9986%,市场的心态略显紧张。但是投资者普遍认为准备金率上调虽然抽走1600亿元流动性,还是未能改变“钱多”的局面。12月开始,货币市场利率开始下跌,重新回到之前的水平。
2006年12月 11日
第四次发行定向票据
这次定向票据的发行与前三次相比,吸收流动性的意图更加明显。市场对于这次紧缩并未做出过大反应,货币市场利率仍然稳中有跌。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2007央行或更为主动
下一主题:项俊波:通过建设弱势金融体系扭转经济结构性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