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60
- 帖子
- 156
- 主题
- 84
- 注册时间
- 2005-3-16
- 最后登录
- 2008-7-18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将是中国突破资源瓶颈的可行选择
1.资源稀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瓶颈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在国情宣传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八个字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八个字所体现的三个基本国情,曾长时间为我国政府和民众所骄傲,特别是其中的"物博"。
这种在封闭条件下所形成的骄傲,是经不起开放的冲击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对"文革"期间西方所兴起的绿色浪潮的内涵认识的提高,我国政府和民众终于认识到,这三个基本国情,没有一个达到了值得骄傲的地步。
先看"人口众多"。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和理念的普及,这个曾经颇为令我国政府和民众骄傲的基本国情已经被看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包袱,而且还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得不肩负的巨大历史包袱。
再看"地大"。
我国国土的陆地面积多年来一直被称为960万平方公里,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国家测绘局从未正式公布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准确数字。即使仅仅按这个数据来看,绝对数量看起来不小,但也只位居世界第三,仅仅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而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高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人口的22%。因此,我国的人均国土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
最后来看"物博"。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按潜在价值计算,也可以称得上巨大,但也仅仅是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均自然资源量的潜在价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然而,我国的资源不仅人均数量和潜在价值偏低,而且我国资源的质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煤炭、石油含硫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铁矿中富矿比重非常低。
按说,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在人均资源偏低的国家,资源的使用成本必然居高不下,人们必然倾向于节约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在资源质量偏低的国家,资源的开发成本也必然居高不下,人们必然更倾向于放眼世界,利用国外高质量、开发成本低的资源。
然而,在"物博"的迷惑之下,也由于我国尚未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却没有建立与我国资源情况相当的资源使用机制和使用心理。
虽然我国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建立在对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资源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
低下的资源量配以极为浪费的资源消耗量,使我国的资源供应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
在资源中,能源资源的供应困境最为严峻。据有关权威机构估计,我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剩余储采比分别为14年、32年和70年,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未来20年能源消费需求比现在还要增长一倍:煤炭26亿吨,石油13亿吨、天然气800亿m3…。其中,煤炭维持到2020年还问题不大,而石油、天然气根本无法维持。即便是未来十年内,能源的"缺口"也将十分巨大!
2003年和2004年全国部分地区石油、煤炭、电力三大能源支柱的紧缺更使得政府意识到了解决能源问题的迫切性。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急迫的资源和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我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而西欧、北美、南大洋州现代化高收入发达地区的人口总和却只有7亿。而这个三个现代化高收入的发达地区所消耗的资源占世界总量的70%,如果我国按照这个三个地区的资源消费水平来建立现代化高收入发达社会,现有世界所供应的所有资源完全供应我国,也仅仅能满足需要的77%。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但整个世界经济却是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一旦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居高不下,必然造成世界资源价格的迅猛上涨,虽然这种上涨有助于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但是过快过猛的上涨,超过我国正常经济发展的承受力,就必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现代化的速度将被迫降低。
而且,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所兴起的绿色浪潮,已经使西方对资源的逐步紧缺做好的相应的准备,而我国却基本上还在沿用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因此,面对世界资源价格的迅猛上涨,西方的应对能力远远高于我国。
西方还有另一个应对手段,就是金融投机手段,这在去年国际石油价格保涨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资源稀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瓶颈。
这一点已经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地察觉到,胡锦涛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我国在21世纪初期必须关注的5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资源、环境瓶颈问题。
突破资源瓶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
2.市场方式解决资源瓶颈问题是我国21世纪的必然选择
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解决资源瓶颈问题,无非是两种手段,一种是战争手段,另一种是市场手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战争手段是几乎绝对主导的手段,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重要借口就是夺取"生存空间",也可以说是解决资源瓶颈问题。日本发动对我国的侵略,目的也是以武力夺取我国的资源。而且日本长期以来所进行的"资源贫乏"的宣传,无非是为侵略别人给本国人找一个让本国人说得过去的理由。
必然承认,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以战争手段解决资源瓶颈的势头并没有彻底根除。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表面上是反击恐怖主义,但也隐含着通过武力控制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拉克,进而打破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世界石油资源的半垄断的意味。近期,日本在东海资源勘探、钓鱼岛等问题不断对我国挑衅,无非是要与我国争夺东海丰富的潜在的自然资源,而且日本近日与美国加强军事同盟关系,甚至做出干预台海事态的举动,也是传统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惯性思维使然。
但是,我国不可能走通过战争方式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道路。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这样做。虽然前苏联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也喜欢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并因此发动对匈牙利、捷克、阿富汗等诸多国家的侵略,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却没有这种偏好。我国完全可以在朝鲜长期保持军事存在,但我国放弃了。我国也可以在越南保持长期的军事存在,也同样放弃了。而且我国在近代所遭受的诸多被侵略,也使我国对所有被侵略的国家抱有天然的同情,这在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上表现得非常鲜明,不仅政府是这样,民间也基本是这样。
其次,我国在未来的上百年内也不具备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能力。从经济强国到军事强国,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的。美国在1894年就在GDP方面超越了英国,德国也同样超越了英国,但在军事实力上,美国直到1944年才超越了英国,而德国一直没有在军事超越英国。再看历史,汉帝国的军事实力一直远远超越匈奴帝国,但在汉帝国建国之初,在军事上一直受制于匈奴帝国,直到汉帝国建国的60多年之后,汉帝国才在军事上超越了匈奴帝国。我国在GDP上超越美国,估计至少还要20年以上,而要超越整个西方,估计至少50年以上,而且这种估计还是以现有资源制约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条件下来进行的,如果考虑到迅猛上涨的资源价格,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必然迅速下降,超越美国和西方的时间会更加漫长。从GDP超越到军事实力超越,至少还需要5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在未来的上百年内,我国根本也不具备通过军事手段解决瓶颈问题的能力。日本和德国发动世界大战却遭受惨败,而在和平条件下却异军突起的历史也告戒我国,只有和平方式才是我国最实际、最有效的发展模式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