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94
- 帖子
- 352
- 主题
- 126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2006基金业扩张速度飞快,使人产生了国内基金业已处于格局初定的“错觉”。纵观全球市场,中国基金业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2006年年中,中信证券宣布:其受让北京国资、北京证券持有的华夏基金44.725%的股权事宜获得证监会批准。随着转让完成,中信证券将成为华夏基金第一大股东;9月5日,中信证券再次宣布增持中信基金51%的股权,从而对中信基金达到100%控股。 两则公告发布后,业内人士纷纷预测,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整合将逐步迈出实质性步伐,基金业最大并购案将启航。然而,3个月过去了,中信华夏基金却一直未见动静。日前,中信基金总经理吕涛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谈及中信未来发展思路。 《21世纪》:9月,中信证券宣布欲全资控股中信基金,业内都分析认为这是中信基金整合华夏基金的标志性起点。然而,3个多月过去了,似乎并没有进展传出。你能否透露一下中信、华夏基金合并的最新进展? 吕涛:关于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的整合,是中信基金大股东———中信证券发起的行为,目前我还没有得到公司的授权来宣布此事,但可以肯定的是整合是未来一个必然的趋势。 目前,中信基金得到的最新进展是中信基金大股东中信证券增持中信基金51%股权的有关事宜,仍然在审批中。首先是主管部门的审批———证监会的审批,投资股权的转让要国资委的批准。目前还在走程序。 至于未来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合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品牌问题、架构问题等,目前我们仍然没有得到大股东的授权对此事进行公布。 《21世纪》:对未来中信基金的发展有何计划? 吕涛:中信基金自2003年底成立以来,一直把品牌建设摆在首位。我们的经营原则也在如此,只有中信基金的品牌真正被客户认可了,才能最终把中信基金做大做好。 对于未来中信基金的发展,我们计划为三步走。第一,3—5年是客户认知阶段,使中信基金的品牌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努力使中信基金的特点进一步鲜明化。这个特点就是中信一直奉行的稳健发展、价值投资的原则,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给客户多样性的选择。 最后是,才是进入基金公司目前普遍追求的规模最大化、回报最大化阶段。 不急功近利、稳健发展,正是中信基金大股东对中信基金的根本要求。 《21世纪》:中信基金在成立后发出的第一只股票基金,即创出百亿规模。然而随后由于大盘一路跌至千点,该基金的运作也遇到了很大挑战。业内很多人士都认为这对一个新基金公司在市场中树立形象很不利。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吕涛:中信经典作为中信基金首只产品,也是行业里首批百亿基金中的一个。发行时位于1738点,随后由于大盘一路跌至千点,它的运营确实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然而,也正是初创就遇到这个艰难时期,使中信基金从经营之初就明确不能盲目追求基金规模,而是要稳健发展。在此原则下,中信基金从4个方面完善了公司的管理体系。 首先,中信基金进行了大量的人才储备。公司核心的骨干人员近年都比较稳定;其次,中信基金进行了流程细化。例如中信目前的投资流程就细分为投资、研究两条线,投资以基金经理为主,研究则以研究员为主,这两条线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从投资方向这方面来讲,基金经理基本上是从选股入手,先去看这个市场他认为最好的股票,然后寻找原因,有没有真实的业绩和基本面的支撑,是顺着这条路去思考问题的。而研究员则是从宏观经济这个驱动力去考虑问题,从宏观至行业,最后至个股来选择。 再有,中信基金还细化了组织架构。投资一旦出了错误,还有风控体系对他的风险进行最大限度的防范。因此,主要构架体系完善,应该说不会影响基金公司的日常运营。 还有,中信基金的透明化有了进一步加强。对上,我们的日常运营要符合监管层、股东方的要求,做到日常信息披露及时,对客户,我们采用多用方式将最新消息传达给我们的客户,使客户更了解我们,对我们有信心。 《21世纪》:2006新一轮的牛市带动基金业蓬勃发展,你认为目前中国基金业目前处于哪种发展阶段?未来国内基金业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吕涛:2006基金业扩张速度如此之快,使人产生了国内基金业已处于格局初定的“错觉”。纵观全球市场,中国基金业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未来,随着外资机构加快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基金业在两方面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人才不足的问题已凸现出来,能适应科学化、理性化投资理念的基金业人才目前十分匮乏;其次,国内基金业系统化、稳定化的投资理念需要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