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郭树清:缓解流动性过剩须标本兼治

说郭树清是个“财经明星”一点都不过分,因为每次出现在公开场合,他都必然是媒体追逐的焦点。3月9号下午,在经历两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之后,记者终于在政协经济组驻地遇上了这位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央汇金投资公司董事长,现任建行董事长兼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财经明星”。
在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全体会议的车上,他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独家专访。
《上海证券报》:当前有关流动性的讨论很多,但就流动性的基本概念却一直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您是如何认识流动性这个定义的?
郭树清:我认为认识流动性应该看基础货币。从企业、公司的角度来看,都有一个头寸的问题,个人也是,你把钱都买了房,或者买了股票,就没现金了,就是流动性不足。但是我们所说的流动性不是指微观场合,而是指整个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流动的标志是什么?就是要看基础货币。
所谓基础货币是指流动当中的现金,还有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就是存款准备金,这两个数额比较高比较大的话,流动性过剩这个问题可能就比较突出。
银行和银行之间的借款为什么不算呢?因为都算在存款里了,要算的话可能就有重复计算了。个人的存款在银行也已经汇总,因此无需另外计算。
《上海证券报》:您觉得用存贷差来衡量流动性合适吗?
郭树清:这个肯定不准确。从理论上说,我的资金除了贷款之外,还可以买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基金、信托理财计划等等,转借给别人也可以,资金运用的渠道很多,不仅仅是贷款。
当然,我钱越多,使用的压力就越大,因为这个钱不是白来的,商业银行的钱都是要付息的,越多就意味着使用规模越大,放贷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整个社会经济都扩张了。所以你说这个流动性为什么让它多呢?你控制住它不就行了吗?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很难控制。
《上海证券报》:为什么说很难控制?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树清:外贸顺差、外汇储备增长很快。我们这个机制又要维持货币稳定,外汇制度必须是强制银行去买这个外汇。只要企业卖外汇给你,你就必须去买。现在汇率是7块7,你拿一美元我就要给你7块7,这个是被迫的,被动的。如果要改,汇率马上就变了,可能变成7块5、7块4,急剧升值。商业银行拿到外汇说我也没有钱,那他就会马上自动地把这个钱卖给中央银行,所以对中央银行表现为一年收购外汇两千多亿,按照8块钱算下来,16000亿的基础货币,这就使得货币更扩张了。
《上海证券报》:除了外贸顺差之外,还有什么使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郭树清:外贸顺差之外还有外资也顺差,企业外资进来的,比我们出去的还是多得多。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
《上海证券报》:还有一部分应该是热钱,对吗?
郭树清:热钱看怎么定义,传统的定义就是说短期进来为了牟利的目的,短期再流出去。现在我们看这种特别短期的资金不太突出,因为这个有外汇管制。但是里面有没有投机押人民币、房地产升值的呢?这个里面也有,为什么不敢说他是热钱呢?就是因为他投的期限很长,不是短的。所谓的热钱指的是特别短期的。
《上海证券报》:流动性过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郭树清:好处就是资金充裕,吸收存款容易,资金成本也低,这都是好处。困难肯定就是投放压力大,你得放出去,找到合适的贷款,而且不能造成坏账。
《上海证券报》:在央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提前下,商业银行应该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钱肯定要用出去,不用出去他自己也要受损。
郭树清:那你就要多买国债、企业债、公司债、金融债。虽然债券的收益率只有3%左右,但是对我们来说那就是很好了,存款利息也就是2.25%。还有活期的,并且活期比定期低得多。除了债券,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经营,比如像信托、投资。
《上海证券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应对流动性过剩?
郭树清: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为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治本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不能这么大顺差,这个当然不是说所有项目都要逆差,这个不可能。就是大体上,经常项目下,贸易的、可服务的、转移支付、投资收益的这些基本上能够平衡,如果不平衡,资本项下基本能平衡,这个就行。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要素收入,比如劳动力的工资、土地的租金、资源的价格、环境的成本这些都得提高。但是这个也有弊,就是会对一部分盈利较差的企业形成压力。
治标就是现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对冲,就是放出去了我再收回来了,怎么收呢?就是发点债,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准备金比例现在不是提高10%了嘛。商业银行10块钱的存款央行要扣1块,自己只能用9块。
《上海证券报》:央行今天又发行了1000亿定向票据,建行这次能领到多少?
郭树清:这个我还不知道。发多少都行,我们都没有意见。因为也没有其他好的选择,总比放在自己手里好,而且定向票据利率在百分之二以上,超额储备金利率只有0.78%,法定准备金利率也只有0.9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