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尽管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表现得从容、淡定,但汇金公司其实正处在一个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
在央行和财政部夹缝中成长的汇金公司,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国家使命,却很有可能受到定位不明确、性质不明确的戕害。
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了汇金存在的问题,并纷纷呼吁汇金转型。一方面,汇金公司可以转型成为中国的“淡马锡”;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成为“金融国资委”。
作为央行——汇金公司——旗下公司和财政部——汇金公司——旗下公司中的一个环节,汇金公司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汇金公司的定位无疑也会对其上和其下的环节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汇金公司的定位,将有可能影响到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式,影响到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也将有可能影响到汇金旗下控股公司的治理和运营。
这说明汇金公司的定位问题,很可能会非常复杂,将涉及到更多部门的利益调整,涉及到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制度变革。
而未来,伴随着汇金公司地位的明确,很可能会出现新的超级金融监管机构和新的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所以说,汇金公司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其实也是中国金融管理体制向左、还是向右的问题。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处在一个伟大时代的十字路口。
汇金:神龙见首不见尾
2007年1月19日到20日,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从会后新华社发的新闻稿可以看出,会议重点讨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问题。
会议讨论的其他重大金融议题,还包括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国家开发银行的定位问题、农业银行改革问题等等。然而,备受关注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的定位和是否成立金融国资委的问题,并没有被列入会议讨论的议题。
业内人士分析,中央汇金公司的定位涉及到金融监管体制变革和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变革,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重新分配等诸多敏感问题,情况复杂,目前显然还没有找到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多赢的解决方案。
很可能是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所以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暂时搁置了有关于汇金转型的各种争论,等到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加以解决。
寻找汇金
虽然身处中国金融金字塔的最高端,不断被专家争议、被媒体报道,但汇金公司始终保持着低调。记者上网搜索或者拨打114查询,根本无法查到汇金公司的地址和电话。其后通过其他渠道才打听出来,汇金公司的办公地点在北京金融街甲23号平安大厦7层。
1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平安大厦7层,汇金公司的前台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平安大厦7层目前已经全部归汇金公司使用,但按照要求他们不接受任何记者采访。随后她又请出了汇金综合部工作人员周郑。周郑告诉记者,目前汇金公司共有数十名工作员工,但没有新闻发言人,也没有负责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部门,按照上级要求,不接受任何新闻媒体的采访。记者试图看一看汇金办公区内宣传栏的内容,也被其劝退。
与记者寻找汇金公司颇费周折的过程类似,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找到“汇金模式”也经历也一番曲折。2003年12月16日汇金公司注册成立时,承担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背水一战”的任务。
当时决策者给汇金公司的定位是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帮助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大量放贷——产生大量呆坏账——政策性救助——继续放贷——又产生大量呆坏账”的怪圈。
在汇金公司横空出世之前,国有商业银行一次次获得政府注资,但紧接着又由于政策原因或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了大量的呆坏账,使银行改革成了名正言顺的政府救济。
例如,1998年财政部以发行2700亿元30年期特种国债的方式,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4家资产管理公司,央行同时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5200亿元的再贷款。
然而,这些投入和救助并没有能让国有商业银行脱胎换骨,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无法通过自身的盈利来补充资本金。到了2002年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累计又接近了2万亿元人民币。
不断注资,不断产生不良贷款,注资的速度甚至赶不上产生不良贷款的速度。在这种状况下,不少人对银行改革充满了悲观情绪。大家也都在纷纷思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论证之后,管理层决定采取一项大胆的制度创新之举,就是成立中央汇金公司,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与以往不同,这不是一次重复以前的简单的注资行动。在进行注资的同时,管理层还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将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为股份公司,提高银行治理的透明度,并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股票上市交易。
2003年12月16日,汇金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之后,立即动用了数百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注资,这一举措,让不少中外金融界人士都感到非常吃惊。
汇金动用外汇储备对金融企业进行注资,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很难找到类似的案例。因为外汇储备通常被看成是央行的负债。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从理论上讲,中国企业从国外挣得的外汇,汇回国内,必须强制结汇,用等额的人民币进行支付,进入货币市场流通。如果这些外汇储备再次被利用,流入国内市场,就相当于等量的货币被利用了两次。正因为如此,汇金注资的逻辑受到了怀疑。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更愿意将汇金的注资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他认为,汇金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外汇注资的时候,央行都强调“不能将注资结汇为人民币、不能冲销不良资产”。同时,汇金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之后,并非就此撒手不管了,而是成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并要求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在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之后,汇金动用的外汇储备可以再次划回到央行的账户上。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汇金注资的确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注资之后,汇金又花费了大量精力来帮助中行、建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其建立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并监督其正常运行。
在这两家试点获得经验的基础上,汇金又将相关的经验推广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注资及股份制改革上。接下来还将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问题相对较多的中国农业银行身上。
汇金大手笔
尽管表现低调,但汇金公司注册成立之后,所做的金融注资,都是大手笔,动辄要调动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汇金就像一个点石成金的财神,凡它染指的公司必然是大笔资金入账,大笔的不良资产被冲销,公司治理得到极大改善。
成立后不久,汇金公司就完成了对中行股份注资225亿美元、对建行股份注资200亿美元、对建银投资注资25亿美元的任务。这之后,汇金扩张的速度随着国家整体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而一发不可收拾。
由于汇金公司不接受采访,也没有官方网站,记者只能到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网站上进行搜索,并整理出汇金成立之后注资金融机构的大致过程。
2004年6月,汇金公司向当时正在进行财务重组的交通银行注资30亿美元;2005年4月,汇金向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汇金和财政部各拥有中国工商银行50%的股份;2005年7月,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汇金公司50亿美元注资。
到2005年下半年,获得汇金公司注资并改制之后的国有商业银行价值,得到了国内外投资机构的认可。美国美洲银行斥资25亿美元收购了中国建设银行9%的股份;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斥资14亿美元收购中国建设银行5%的股份;苏格兰皇家银行宣布它牵头的一个银团将以31亿美元收购中国银行10%的股份;高盛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收购了中国工商银行9.9%股份。至此,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这之后,汇金又接受了新的国家使命,开始参与拯救亏损严重的问题券商。2005年6月,汇金参与重组银河证券,将总金额高达60亿元左右的资金注入银河证券。
2005年8月8日,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汇金成为其大股东。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第一家正式以“金融控股”命名的公司。银河证券是汇金注资的第一家券商,但并不是最后一家。这之后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也分别获得了汇金25亿元和10亿元的注资。据称,华夏证券也一直试图获得汇金的注资。
来自市场的最新消息是,2006年底,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已经获得中央汇金公司的40亿美元注资。这是在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之后,汇金公司首次注资保险公司。
据介绍,中国再保险集团改制重组上市的整体思路是,将40亿美元注资补充资本金,然后进行机构、业务、资产、人员重组,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整体改制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保持国家绝对控股原则的基础上,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并择机实现股票公开发行上市。
通过国家注资和整体改制上市,中国再保险集团将率先在国有保险集团中实现由国有独资向股份制公司的转变。而汇金公司对中国再保险集团的注资行动,将通过未来几年的股票收益,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溢价收益,上市增值收益等途径获得投资回报。
凭借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外汇储备,汇金成了救火队员,将大量出了问题的金融机构纳入了自己的控股范围。除了商业银行,汇金旗下还包括券商和再保险公司,事实上,这已经搭建起来了金融控股和混业经营的框架。所以有人将汇金的这种控股格局形容为“小金融国资委”。
如同成立汇金时设想的那样,汇金的大投入也获得了巨额的回报,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在2006年7月的一次演讲中透露,近两年汇金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中获得的回报,已经超过此前的注资。有专家预计,谢平主持的汇金公司成立几年来很可能已经获得了不低于200%的投资收益。
转型争议
汇金公司手伸得太长,势力范围圈得太大,必然会引发各方的争议。况且目前汇金还是一家信息不够透明、公司治理不明确的公司。
不仅外界对汇金公司感到迷惑,甚至很多金融界的专家,也都对汇金公司的定位和治理结构摸不着头脑。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告诉记者,汇金公司治理不够明确,归财政部管还是央行管也不明确,难以准确对汇金公司的性质进行描述。
虽然现任汇金公司总经理的谢平曾经表示过,要公布汇金公司的章程、任命各控股金融机构董事的基本条件,要公布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绩效评价等等,但谢平的这个承诺,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汇金公司的争议,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汇金公司成立以来,它的投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汇金公司的定位存在矛盾,必须进行改革。 汇金公司成立的时候,当时是两句话,一句话是维持金融稳定,一句话是让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成思危认为,这两个功能很难在一个公司里得到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曾经撰文指出,汇金所扮演的股东角色离其所控股的国有金融企业非常近,而国资委离其管理的国有企业则要远很多。汇金可以称为是三大国有银行的“近股东”。
作为“近股东”的汇金模式仍然有相当光明的前景。或者说,“近股东”模式要优于“远股东”模式。但是当国资委也要求下属的国有企业分红,并尝试向其管辖的央企派出董事之后,国资委模式也明显地在向“近股东”模式转型。这种转型使得央企不再是少数内部人控制的企业,而接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这也就是说,汇金对旗下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比国资委管理其旗下的国有企业的模式要更先进一些。
但钟伟也认为,不得不看到,汇金对银行业、对证券业注资的成功,带有很大的运气和冒险成分。其成功并没有制度保障。因为在汇金本身的治理结构中,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隐患。例如,汇金虽然在其注资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发挥着出资人的实际角色,但是汇金在对金融机构的人事安排上并没有享有和其出资相称的地位。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改制前,还是改制后,董事长的任免权当然不会在汇金手中,汇金很难行使其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为解决难题而诞生的汇金公司,现在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汇金不愿意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了,避开争议,埋头干实事,事情做得足够多、足够好,也许将来解决定位问题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