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007
- 帖子
- 338
- 主题
- 308
- 注册时间
- 2011-5-19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5000亿美元热钱深陷亚太股市 AMF防御金融危机
AMF(Asian Monetary Fund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相当于亚洲的IMF)真的就要来了吗? 5月5日,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下称“10 3”)财政部长发表联合声明称,同意在亚洲建立外汇储备体系,作为避免未来金融危机的区域性措施之一,区域内任何经济体在面临货币危机时都可动用这一储备。 此前,亚洲8个国家之间已经签署了800亿美元的双边互换信贷协议,以协助抵抗外界对亚洲经济体的投机冲击。不过,亚洲主要的国家并未真正启动这些协议。而此次协议提出建立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外汇储备库,将促进外汇互换机制机构化,因此各方给予较高评价,更出现了此次协议是AMF雏形的乐观论调。 但专家认为,外汇储备体系的实体化面临亚洲各国的博弈,尤其涉及到中日关系,要实现AMF的实质性突破则非常困难。5月9日,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更坦陈,基于中日双方的博弈,再加上很多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将与美国的关系放在首位,“下一步会困难重重,不会有突破性进展,换言之,AMF难有未来。” 日本推手 此次亚洲13国共同发起外汇储备库的决议主要缘自《清迈倡议》。而《清迈倡议》的主要推动者则是日本。 谢国忠表示,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结束之后,由于亚洲国家不满IMF在危机当中苛刻的支援条件,有意建立独立的地区金融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本提出了AMF的设想,倡议组成一个由日本、中国、韩国和东盟国家参加的组织,筹集1000亿美元的资金,为遭受货币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但由于美国的反对,以及包括中国在内一些国家并未明确表示支持,日本不得不放弃这一构想。 “因为一旦地区性的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起来之后,国际性的IMF就没用了。”谢国忠表示。 寻求在亚洲的领导地位是日本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谢国忠指出,在此之前,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是通过贸易和外援实现的,但目前,这两大强项都在逐渐式微。 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的贸易规模仅为日本的一半,现在已经变成日本的2倍,亚洲地区的贸易中心已非中国莫属。而外援方面,日本的发言权也不如以往。 “对日本来说,在金融体系当中加强其主导地位,是最佳选择。”谢国忠指出,目前,日本的股市市值大约是4万亿美元,债市规模约5万亿美元,加上其它部分,日本的金融资产已经有15万亿-16万亿美元,该数字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于中国的6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3倍。 为了在金融领域确立主导地位,此前,日本也提出过“亚洲债券”(Asian Bond)概念,实际上也是变相做AMF的事情,但后来由于缺乏主要国家支持,也不了了之。 此后,日本再次提出建立外汇互换机制,当亚洲国家外汇不足时进行相互防御,这一次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2国的认同。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二次10 3财长会议达成了“清迈倡议”,即在10 3成员之间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安排网络。此后,10 3成员之间就双边货币互换进行了磋商,并达成了一些双边协议。日本推动的亚洲金融合作至此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海红曾参与中国财政部委托的对《清迈倡议》进行评估的研究。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迈倡议》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区域救助机制,其运作核心是在参加国之间建立的双边互换协议。这种双边互换的双边性质,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一是可用资金太少;二是在启动程序中签署国实施协议与否具有选择性,没有法律约束力,在危机真正发生时能否发挥作用还有很大的疑问。 因而,她认为此次协议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一个外汇储备库,增加了可用救助资金的规模,并且促进《清迈倡议》的机构化进程,比如在可能的时候建立监督实体,使《清迈倡议》具有制度安排,起到类似货币基金的作用。 她认为,下一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各国拿出多少储备放在这个池子里,如何确定与各国贡献相配的决策权重。这里面涉及到各国的博弈,本地区两个主要国家中国和日本之间如何协调是关键。 据外电报道,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此次财长会后指出,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在亚洲有重要意义,建立具有法律约束的外汇储备库,在正常情况下由各国自己管理,一旦出现危机和风险,就由各国共同管理应对危机。他希望最好在2007年底的“10 3”首脑会议前能拿出更具体的措施。 高海红认为,中国的积极参与对《清迈倡议》的签署及此后的推进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中国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国,在区域中扮演的角色是全球角色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此外,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也更加密切,积极加入区域金融安排的是中国现实的需要,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 不过,具体到外汇互换机制的效用,谢国忠则认为实际利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谢国忠指出,由于目前亚洲各国的外汇储备均已十分充足,亚洲再度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目前,亚洲的资金主要还是在股市,除日本之外,外资参与亚太股市(含印度)的资金大约有5000亿美元,这部分资金主要在香港,而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除日本外,已经有2万亿美元。 外资若出现退潮的话,亚洲经济会出现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等问题,但金融危机就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因为外汇储备非常充足,是外资参与的4倍。就中国而言亦是如此,因为中国有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且中国对金融机构的危机是可以控制的。 AMF下一步 谢国忠认为,外汇互换机制的合作象征性意义更大,而下一步要上升到AMF则是非常困难的。亚洲外汇互换协议到现在签订了800亿美元,这相对于亚洲3万亿的外汇储备来说,还不到3%,实在是太小了。 他指出,再往前推进的话,各国之间的分歧就会出现了,比如,由日本牵头还是中国牵头?这两个国家任何一个牵头,都可能引起其它国家的“怀疑”,所以现在要通过东盟。但东盟太小了,经济总量还没韩国大,只有中国的1/3。 而且完全降低IMF的地位,对中国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中国的贸易归根到底是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过分突出地区化对中国贸易不利。 所以说,“AMF的方向阻力很大,现在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谢国忠称,从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之内亚洲8个国家之间签署的双边互换信贷协议只有800亿美元,而且还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800亿是否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还是要进行具体的分配和管理,都没有说法。 谢国忠指出,亚洲金融领域的合作要实现突破,必须是在实现自由贸易之后。而自由贸易的实现,也有赖于中日的协调。在自由贸易的问题上,谢国忠称,中国已经把自己的大门打开,让外国人来赚钱,“中国GDP的20%是外国公司创造的,这在世界上其它国家都是没有的事,现在,如果中日之间的自由贸易,如农产品( 21.90,0.00,0.00%)等领域能够有所突破的话,对整个亚洲地区之间的合作更有意义”。 此外,AMF的实现还会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谢国忠称,目前的亚洲外汇互换机制有点类似于“东亚”地区概念,但“东亚”概念不加入美国的话,是很难成功的。“问题的根本就在于,现在很多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把与美国的关系放在第一位的,因此,‘东亚’若把美国拒之门外,是不现实的。” 而且,很多亚洲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都比彼此之间的大。因此,谢国忠指出,亚洲各国首先要在政治上有理念突破,才能在经济上有“下一步”的可能。 (本报记者吴雨珊对此文亦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