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输变电设备行业:特高压建设确定性加强
下一主题:银行业:不对称利率市场化推高息差
返回列表 发帖

商业行业:日化用品提价点评

我们的观点:
  
涨价对超市企业收入有一定促进,但不会明显:
  
日化用品在一般超市的销售占比在20%-30%之间,主流品牌的销售占比在60%-80%之间,本次平均涨幅假设10%,则对同店销售的增厚预计在2%左右。近期主流超市的同店增长在15%左右,2%的增幅不会带来收入的显著增长;
   
超市渠道未必能够分享收益:能够提价的都是强势品牌,给渠道的扣点、毛利都很低,比如宝洁,给很多超市渠道的前台毛利就1%上下。由于议价能力的不对称,我们预计超市不会从本次提价中分享到太多利润。
  
我们的推荐:
  
超市等中低端连锁行业虽然超市未必能够受益于本次提价,但是近期我们还是维持对该行业的推荐,主要逻辑有:
  
中低端连锁针对人群的收入在提升: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提升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关注力度较之前为高。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行为主要对应超市、中低端消费品连锁等渠道;
   
保障房长远来看能够提升部分人群的消费力:房价始终是对城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挤出效应的核心因素。从去年开始,保障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十二五期间五年规划是建设3600万套。我们认为其对连锁业的拉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第二是带动与新房相关的消费品销售,如家电、家装、家具等。我们之前也做过测算,即便考虑悲观情况下,商品住宅今年销售套数同比下降30%,保障房次年交付,不但能够有效对冲商品住宅销售下降对家电品类的影响,还能够增厚主要品类的销售量5%-8%。
  
连锁商品企业的规模和分布区域相对大,且都在往下布局,网络布局广,期间阶梯式分布特点明显。逻辑上我们认为网络分布越广,区域跨度越大,更能够有效对冲房地产调控、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对消费意愿的冲击。
  
建议关注近期基层门店经营有触底改善迹象的步步高(增持)、扩张和运营一向稳健的武汉中百(未评级)等。
  
商业物业连锁经营企业
   
从1998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来看,消费者信心指数很少连续下滑超过4个季度。即便是2008-2009年这样的经济危机下,消费者信心指数和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快速下滑也没有持续超过四个季度。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虽有下降,也是一年之内回到危机之前水平(图2)。而一般而言,商业物业项目未来一年的租金收入和盈利情况已经有合同锁定,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大幅退租或降价而产生盈利向下波动的情况。
  
多数商业业态的下游消费者是终端消费者,商业物业经营企业的下游消费者是商业企业。两者之间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的消费行为(租赁)有更强的持续性,不太可能因为一段时间的经营下降而频繁退租、换物业,因为除了保证金之类的损失外,还有机会成本、装修成本的问题;而终端消费者确实可以按照收入情况和对未来的判断,调节自己的消费支出。
  
多数商业业态的产品是消费品,难以提价。比如超市行业,其销售占比60%-70%的都是民生商品,渠道价格竞争激烈,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较高,难以提价;家电产品也是普遍存在降价趋势,除原材料价格压力之外,一般很难提价。而商业物业经营企业的产品是商业空间和商业机会,有持续升值(提价)空间。尤其从历史经验来看,商品住宅受到政策集中调控的时候,商业用房(商铺、写字楼等)的租金提升会得到流动性支持。
  
整体而言,商业物业经营行业属于事件推动(新项目、新面积、提租金等)+业绩逐季度得到验证推动估值上行的非周期性品种,建议关注海印股份(买入)、小商品城(未评级)和海宁皮城(未评级)等。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输变电设备行业:特高压建设确定性加强
下一主题:银行业:不对称利率市场化推高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