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信贷政策的不确定性

中国安邦咨询公司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供稿

也许是经济形势过于复杂,让人不敢妄下断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一种“很原则”的姿态结束了。于是,如何解决会上那些争论较大的问题,就只能留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的“三大会议”来讨论了。这“三大会议”,就是全国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作为“三大会议”之一,1月5-6日,央行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稳物价;二是促转变;三是防风险;四是推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相比,本次央行工作会议并未明确设定全年新增贷款目标。不过,央行提出,将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至此,从去年底争论至今的新增贷款目标仍未见踪影。实际上,今年还要不要明确、公开地提出一个信贷目标现在都无法确定。在新年伊始针对商业银行召开的货币政策吹风会上,央行高层解读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就货币供应量而言,今年的目标是16%。至于具体的信贷目标,央行直言,“行政性的规模控制远远不够,效果也不稳定”,而且“往往会催生要规模等问题”,“相当于摁下葫芦浮起瓢”。不过,按照M2增长16%的目标,再根据M2与信贷比例关系,我们可自行推算出2011年新增贷款为7万亿左右。而根据历史经验,新增贷款也好,货币供应量也好,最后在实际执行中往往都会突破原计划。

事实上,现在已没有必要再纠缠具体的信贷目标是多少了,因为今年的信贷政策操作可能会充满变化,也就是央行所说的“灵活应变”。现在看来,稳定经济和抑制通胀这两大目标,究竟孰轻孰重,央行似乎也还没个定夺。或者,光靠央行自身,也无法定夺。央行称,当CPI保持稳定,而GDP增长过快的时候,贷款可以增长快一点。但如果CPI上涨较快,为了控制通胀,贷款增速就要低一点。而CPI上涨究竟是输入型的还是国内因素导致的,也会影响政策走向。如果是前者,央行认为,“信贷增速有所加快还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是后者,就“必须加大贷款的调控力度”。这样的说法其实问题多多。试想,若今年经济增长强劲,但通胀率又居高不下,信贷政策该如何是好?再者,若CPI果真高企,何以区分输入型通胀和国内因素究竟谁居于主导,此时信贷政策或宽或紧似乎都有理由。

但毕竟去年末以来国内通胀率一路攀升,作为货币政策当局,央行在反通胀方面岂可毫无建树?因此,央行祭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这一“新招”,旨在更有效地控制信贷和流动性增长。某大型国有银行内部的知情人士透露,央行已向该行下达了关于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的方针。该人士称,上述方针包括一个银行准备金率计算公式,以及关于存款准备金率部分根据各银行贷款增长和资本充足率水平变动进行调整的详细规则。不过,央行的这一新规也不是没有问题。如果央行频繁对商业银行动用差别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话,可能会干扰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扭曲市场机制。因此,存款准备金率新规虽然让央行的信贷政策更为灵活,但也有成本和“副作用”,且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最终分析结论:

比之去年,今年的经济形势就算称不上异常复杂,也不甚明朗,这增加了管理层制定政策的难度。如此看来,信贷政策更富有“灵活性”,似乎也不足为奇了。但不管如何,央行还是应该尽早扫清信贷政策的不确定性“迷雾”,对于市场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也更有利于宏观调控。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