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信托公司控股权转让
下一主题:美国OTCBB上市
返回列表 发帖

升值历史对比视角下的市场演绎

73年的德、日升值更具对比价值近期人民币升值复苏持续较大,而市场更多的愿意用85年广场协议之后的日元升值作为对比,我们则认为相比之下73年的德、日升值更具价值,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目前中国的资本项下管制仍然非常严格,这显然与73年的欧洲、日本更为接近;2.同样基于输入型通胀压力,而做出的本币升值行为;3. 73年美国的货币扩张也非常显著,这与当前美国量化宽松导致国际流动性充裕的案例类似。
  
中国更像73年的德国另外,不仅仅就升值这个角度来说,当前中国的人民币升值和73年的对比度更强,在德国和日本的一次性升值过程中,也存在差异,而中国更类似德国。这点主要是基于货币政策的态度而区分,日本在一次性升值过程中,国内政策手段上,却没有针对通胀,反而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德国是较为严厉的货币紧缩。因此从“升值+货币”的角度来看,中国和73年的德国具备较强的整体可比性。
  
通胀背景下的“货币+外汇”不同带来经济运行差别在观察德、日面临通胀压力的一次性升值之后,经济和通胀的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差别。经济上,通胀成本压力下日本企业利润立即出现见顶下滑,但由于货币宽松的支撑,工业生产保持了16%的同比高增速近6个月之后才下滑,德国在升值当期企业利润也下滑明显,并且工业生产仅滞后两个月就有明显下滑。
  
通胀上,差异更显著,日本CPI持续上升,当年12月已上升至16%,而德国CPI先下后上,整体维平,维持震荡被控制的局面,足以说明依靠升值抗通胀有一定作用,但仍不能放松国内货币政策的控制。
  
基于通胀压力的升值:通胀和经济主线对板块的影响大于升值题材本身整体市场而言,一次性升值后热钱的流动的担心是存在的,这点在73年的日本和德国身上都体现的很明显,日本由于本身释放了较多的流动性,且经济支撑了近半年,所以73年的指数下跌相对平缓,德国则相对迅速。
  
板块上,传统观念会认为,升值背景下对造纸以及航空板块会有受益,我们暂且将这种机会称为升值题材。但无论从73年的日本还是德国的板块表现来看,更加基于宏观的通胀和经济主线对板块的影响显著大于这种题材。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信托公司控股权转让
下一主题:美国OTCBB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