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CFA一级到底是机考还是试卷考?
下一主题:CFA中国区的证书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的?
返回列表 发帖

一个连考3次才过L1的人的血泪史(转)

从2008年6月第一次考,到2009年6月通过,中间考了3次。痛定思痛之后,除了花钱买教训之外,就只能感叹最好的应试状态已经随着学生时代的终结而随风飘逝了。在此把失败和最后成功的经历写出来,算是对本论坛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回馈了。

我本科读的是经济学,四年大学吃喝玩乐打工兼职,本身学术底子就差。平时考试全部都是考前突击,毕业论文写了一个月就过了,还是A,还能毕业答辩。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母校的名字,它还算我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咧。不过这个不怪学校,全部都是我自己不好。当年薄弱的底子种下来,于是罚我在金融海啸时刻给美国GDP增长做贡献。

以前听同学说考试能够提前一个小时做完、平时他们只复习了一个月不到之类的,于是仗着自己英文底子好,一直到3月份才拿起第一本书看,而且看的时候我犯了一个本质性的错误。我是以2,3,4,5,6,1这个顺序看的,现在悔得肠子也青了。这样下来第1本quantitative method里面讲的计算器基本用法和算法是最后才看的。由于先头缺失了这部分信息,导致后来看的几本书都如同云里雾里。最后考试的时候可见是复习时间不够了。notes只看了1遍,4,5,6,1四本书都是考前2周看的。一直到考前第3天看第1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怎么用计算器。唯一一套练习题是考前一晚做的,结果显然是不过了。分数大部分是50~70档的,derivative, alternative investment之类的没过。没有分数在70以上。

第二次考试,其实是我准备得最努力的一次。8~10月我重新认真重看了6本notes,一边看一边把重要的tips记下来。(后来证明这部分东西作用有限)正当我准备做题目的时候,公司来了大项目。11月我出差了3次,每次1个礼拜。于是作题目只能放在12月头的这个礼拜了。由于不能请假,所以只能9点下班以后看一点。做题目的结果显然不是很好,毕竟看notes和实战差别还是挺大的。才明白原来看书的时候貌似很认真,其实很多知识点都没有搞明白。当终于把2本notes习题做完的时候,才发现把握还是不大。考前那个星期六,公司集体加班。考完挂了,这次大部分都在50~70档,没有不过的,finance方面的东西>70。总结:复习方法不对,运气也实在不好了一点,工作和考试扎堆了……

第三次考试,我抱着这次不过就不考了的心态。原本以为也会很努力的,结果……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旦上班了,尤其是我这种需要占用很多个人业余时间的工作,实在很难有稳定固定的时间来复习。这次我没有再看书,只是看了看以前看书的时候记的TIPS。然后考前2个月专攻做题。最后两本notes,除了某些题目出得有问题的,力求每道题目都搞明白出处和原理。并且把这些精髓之处做成考点型笔记(后来证明这份笔记真的很有用)。所谓的考点型笔记,是自己想明白了n道类似的题目之后搞明白的出题思路。每个记录下来的考点、经验和需要小心之处,可以应付n道相关熟头熟面的题目。另外还做了online mock test,大力推荐,出题思路和考试真的很接近。几道题目基本上是换了个头面就直接在真实考试时出现了。这次考试的时候我终于实现了半空身上阵,只带了一本考点型笔记。预料之中的过了,虽然过得也不算很好看:

alternative investment和quantitative method在50~70之间

derivative<50,其他>70

基本反映出了我的真实水平,前两项的确是我知识结构最模糊的地方。

上文罗索了这么多,无非是有这么一个point想与我这样的普通人共享:

“这个考试虽然不难,却很考验复习方法”

只能说他智商不够

TOP

回复 2# amoydigua
。。。。真幽默

TOP

回复 2# amoydigua


    真的么,那如果说我全脱产复习两个月,每天复习4个小时,就肯定能通过了?
为了CFA努力奋斗!!

TOP

不是说一般一级复习300—400个小时就够了吗!

TOP

这考试只要你智商正常,就是个砸时间的事情,砸上足够的时间一般都能通过

TOP

我也觉得智商有待提高

兄弟还是挺勤奋的,和我一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金融市场翻江倒海,旮旯角落韬光养晦。

TOP

这考试只要你智商正常,就是个砸时间的事情,砸上足够的时间一般都能通过 ...
coshair 发表于 2011-7-4 15:44



    我很赞同

TOP

xuexixuexi

TOP

说得很诚恳,非常感谢,我也是边工作边考,感觉要挂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CFA一级到底是机考还是试卷考?
下一主题:CFA中国区的证书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