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地区经济观察:喀什能否成为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

地区经济观察:喀什能否成为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

新疆喀什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重镇,在日益从人们的视线淡出之时,突然变得急切想得到重新认识和发现。

2004年,喀什不遗余力地4次在新疆、广州、杭州、北京举行“新疆喀什·中亚南亚经济圈发展战略”论坛,并邀请研究院为其制定发展方略,目的只有一个:喀什将用10-20年的时间,全力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中的重心地位,实现多边经济发展与合作共赢。

新疆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宗坚还表示,喀什政府将把这一论坛一直做下去,2004年重点在国内,今年将把论坛开到国外,明年把它提交到博鳌亚洲论坛上,然后再和上海合作组织接轨。

时下许多地区和城市都将自己的战略发展定位于桥头堡、以自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圈、经济圈等,但很多往往是一厢情愿的规划。80%的人口是农民、远离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喀什,将自己的未来定位于中亚南亚经济圈的重心,喀什在世人面前描绘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区位优势如何转化成现实优势?不少人不免心中疑问。

看上去很美

喀什,这个中国最西端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通往中西亚的重要国际商埠,到了近现代,随着海上运输的兴起,加上中东地区冲突不断以及中苏交恶,东西方的陆路贸易几乎中断了。喀什只是中国版图上最西端的城市和边防要塞,这个距离乌鲁木齐1588公里的地区,想重新成为中亚、南亚经济圈的重心,最大优势仍在它的地理位置。

喀什位于我国与中亚、南亚的结合部,与5个国家接壤,毗邻3个国家,888公里长的边境线,3个一类通关口岸。“喀什作为中心城市的具体战略构想是,成为国家最西部的国际商贸中心、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集散基地。”宗坚多次提到喀什的发展目标。

“2004年喀什已与巴基斯坦伊斯堡通航,2005年喀什机场如能与中亚各国首都及印度新德里通航,喀什与中亚南亚各国就能基本实现‘一小时空中经济圈’。中亚地区是近年来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迅速增长的一个地区,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达130亿吨,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储量达120亿吨。同时这一地区的天然气探明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排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从中亚、西亚特别是里海石油资源开发前景及中东石油运输来看,喀什还可成为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战略通道。”喀什地委宣传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其发展规划。

喀什真能如愿,成为中亚南亚公认的重心吗?喀什的构想是“想象出的中亚南亚经济圈”吗?

记者采访了在北京论坛上应邀发言的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孙壮志,他说:这一提法符合当前大趋势及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的潮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真正能做到难度很大。孙壮志认为:第一,中亚经济圈从1994年提出,区域合作的框架已建立,但到现在仍未有具体的进展,以喀什之力来推动中亚经济圈的发展,难上加难;第二,中国进入中亚经济圈才十几年,喀什地区的硬件、软件条件都不是很好,是新疆地区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它能否在全国、国际中占据重要位置,还有待其自身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发展、资源整合、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

也有专家指出,喀什仅强调地理位置无太大意义,一个地区只有一定的经济地位才有话语权,才能在中亚南亚形成重心。

理想与现实之间

1987年10月13日,广州《现代人报》发表新华社专稿,断言“喀什将成为西部的深圳,它在中国,还将改变全西部经济贸易的格局”。从那时起,喀什人就有了这个沉醉多年的“深圳梦”,然而,17年过去了,奇迹依然没有发生,“西部的深圳”这一提法再次从专家、喀什地方官员嘴中提出时,人们不禁要问,在理想和现实巨大反差之间,喀什究竟处在何种境地?

记者采访中国人民银行新疆乌鲁木齐支行金融研究处副处级调研员方然友时,他给记者分析道:喀什虽然地处中亚、南亚中心,但长期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喀什到北京或广东有6000公里路程,到中亚南亚1000多公里,而西面、北面有崇山峻岭的阻隔,运输线太长,交通不发达。

记者还了解到,喀什虽有三个一类通关口岸,但公路口岸目前过货量都不大,卡拉苏口岸每月只开15天,过货量只有300多吨;红其拉甫口岸的年过货量也只有3万吨左右,吐尔尕特和红其拉甫口岸因海拔高,冬季闭关。今年中、巴、塔、吉四国签署了联运协议,但四国公路联运至今仍未开通,原因也是货运量太小。

摆在喀什人面前的是:沿途关卡林立、障碍重重、交通不畅、国际资本进入渠道窄、资金集聚能力差、通关效率低、运输能力差、信息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与喀什这一新疆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一样,三个中亚国家与其接壤的地区也是所在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在这样的“经济洼地”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确实为喀什发展增添巨大困难。

尽管如此,“喀什必成为中国西部乃至中亚南亚的一个贸易和物流中心”这一理想的经济发展战略还是吸引了一些投资者。

香港新怡发投资集团是一家在新疆投资最大的港资企业,其在喀什的发展颇具代表性,因看中喀什潜在的巨大利益,2000年投资8.4亿元建设占地27.3万多平方米的“新怡发喀什二类口岸国际商贸城”。喀什地、市两级对新怡发的到来也寄予了厚望,为该企业在通往火车站的交通要道旁划出400亩黄金地段,地、市领导在各种场合也对新怡发的发展前景作重点推介。

然而,新怡发没能够像很多人所期待的那样迅速地创造财富奇迹。三年里,新怡发由原来的意气风发到现在的无声无息,还停留在“二类口岸”这个概念的港湾里,现在首期1200多个铺位售出1/4,据说,新怡发资金后继乏力,资金链出现问题,还肩负大量银行贷款。

一位新怡发集团人士说,当初选择在喀什投资,除了看好喀什几个一类口岸之外,还考虑到呼声很高的中(国)-吉(尔吉斯)-乌(兹别克)铁路即将上马。这条铁路只要动工,喀什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但现在情况并不如想象的好,签证手续复杂,境外的客商和我们出去都不容易,加上目前我国银行和中亚一些国家的银行之间没有建立结算关系,这些都是影响新怡发,当然也是影响喀什外经贸的重要因素。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在喀什投资的几个企业,在项目投资后,产品销售不好,流动资金紧张,造成发展困难。

   喀什一面是面对经济落后多年,迫切需要发展;另一面却是困难、阻力不断,有时理想和现实咫尺天涯。

“喀什迫切发展的欲望是好的,关键是选择脚踏实地还是急功近利?”一位喀什地委的官员告诉记者,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两年,喀什请北京一所著名高校为喀什作旅游发展规划,前后至少花了80万元,但这个规划华丽而欠缺实用价值,最终没被采纳。而2004年这一系列论坛、请北京天则经济研究院所做战略研究、请专家进言,虽说有企业赞助,但喀什至少花去了几百万。这样“舶来”的战略,万一又是“中看不中用”,那不是赔钱赚吆喝么?其实早在几年前,喀什市首届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就有人提出工业城、旅游城、商贸城三个目标模式,但喀什能源动力缺乏、工业基础薄弱、欠缺大量投入资金开发旅游资源、边贸萧条等制约因素,这些目标都难有重大突破。这位官员说,急于求成,恨不能三天就搞出个奇迹,这样欲速则不达。

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经研究中心的柏兰芝教授,她说,喀什提出打造中亚南亚经济圈构想很好,喀什由原来的不受关注转变成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关键是脚踏实地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

方然友为喀什发展进言到,喀什近期目标是力促建一条连接中、东、西亚,通往出海口的铁路,有了铁路,喀什就能“引爆”多年踌躇不前的沉闷局面,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和西部的迫切需要,到那时喀什的形势就会发生根本改变。开辟西亚市场、劳务市场、完善口岸各项功能;扩张口岸吞吐能力,发展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棉纺基地和出口商品基地;依托西南石油开发和西亚石油的输入,扩大炼油能力发展石油化工。

不久前,新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地区——阿克苏地区发展论坛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新疆南疆地区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毕竟谁都不愿在经济发展圈中被人遗忘

undefined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