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的发展 推动大英帝国的崛起 记者:很长一段时间英国的金融业很发展,可以谈谈它的发展过程吗? 陈志武:在过去的三四百年里,金融市场在英国历史上到底起过什么作用呢?这里要先做个假设,如果当时英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的话,英国能否建立起18~19世纪的大英帝国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英国如此之小的国家在18世纪拥有世界霸权,主宰世界近200年呢?18世纪初的时候,英国的人口大约为1000万,当时中国人口有3亿左右,英国是小岛国,资源欠缺,可它居然可以发展到主宰全球1/4的土地、1/4以上的人口!我们应该思考究竟是什么打造了英国当时的实力呢?我们必须强调的是金融发展为英国从17世纪末开始崛起所提供的力量。在这一力量推动下,到18世纪中叶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强的帝国。 可是,为了实现那一目标,在1700年之后,英政府必须大举国债,在18世纪中期国债最多时大约是当时英国国民收入的两倍,英政府每年要用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来支付国债利息。按照当时英国2%至3%的国债年利率推算,那时总负债差不多是其财政年收入的15到20倍。换句话说,那时英国政府的负债程度远比庚子赔款之后的清政府严重,是后者的两倍。当然,晚清政府被这些债务拖得破产,而债务负担相对更严重的英国不仅没破产,反而在那之后变得更强大,成为世界最强的帝国。这怎么可能呢?又如何理解这种高额负债呢? 记者:应该说超过30%就是警戒线了。 陈志武:英国能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这也需要我们通过详细分析英国的近代史,来理解金融发展的作用。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了完善的宪政机制,到那时英国已在北美等地发展了殖民地,并为了殖民地等原因与法国、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进行多次战争。为了应付战争,英国必须继续发展其海军,而且要使其海军实力为欧洲之最。为此,英国政府每年就不得不大举国债。所以在18世纪期间,英国的国债达到当时GDP的两倍。当我们研究英国的产权保护体系和权力制衡机制究竟对其经济发展有何贡献的时候,就需要先这样设想一下,如果当时英国国王可以对老百姓的产权为所欲为、不受议会的约束, 如果国王可以随意增加税收或者对债权投资者赖账,如果英国政府的信用毫无保障的话,那么这对当时的英国来讲很可能会是灾难性的。 为了维系近两倍GDP的国债并通过借更多国债来继续其海军扩张,英国政府必须要讲信用,否则很难再发行债券。英国政府如果不讲信用,那么即使能再发行债券,利息一定会很高。再有,现存的国债快到期时,政府要再融资续债,但如果英国政府没信用,其再融资成本就会变得很高。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1688年以后英国的宪政制衡机制对其后来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所形成的宪政制衡机制之下,王权受到议会制约并且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议会的手里,那么由于议会的决策讨论过程是透明公开的,这大大增加了证券市场对英国政府的信心,投资者们更愿意把钱投给这样的政府去花,要求的利率也不会太高。 记者:那么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是怎样在英国发展起来的呢? 陈志武:英国最早的金融发展领域首先是银行,其次是保险业。16世纪初之前银行业是英国金融发展的主要范围,其他诸如债券市场等证券品种在14、15世纪的威尼斯等意大利城邦国有所发展,但在英国还没出现。随着16世纪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险业开始出现并发展,规模逐渐形成。从17世纪中到19世纪中,主要是债券市场发展得最快。到19世纪中期之前,世界金融市场中主要交易的还是各种国家的国债和一些地方政府债券。虽然股票交易在16世纪中期就在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出现,但其规模在19世纪中期以前总是很有限。19世纪中期以后,股票交易才在美国和英国成为证券市场交易的中心。 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股票市场是最后发展起来的?为什么债券市场是19世纪中叶之前发展的?为什么保险业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伴随大西洋贸易发展起来的?从金融理论或合约理论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金融产品,比如债券和保险,都是金融合同,任何一个金融合同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发生支付的条件,也就是规定在什么情况下要付多少钱。比如,年息8%的债券每年要支付8%的利息,这种支付是无条件的(发债方破产情况除外);人寿保险以买保人的去世为发生支付的条件;股票发生支付的条件是不确定的,由上市公司管理层事后决定。 银行之所以最初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提供的金融服务合同中委托代理的风险最小。人们作为储户,把钱存到银行,如果银行保证6个月之后存户可以获得3%的利息,那么对储户来讲,不必管银行拿了这个钱之后要干什么,只要银行不破产,银行赚得多或少都和我无关,反正只拿3%的利息,所以合同的支付条件在银行业务里相对来说是好判断的,也就是说只要银行还活着,只要储户拿到了3%的利息,储户与银行的交易就完成了,储户没有别的指望,而且储户也不用管银行的利润有多少,3%的利息支付是无条件的。 银行给储户的收据就相当于一个债券凭证,双方从此就有了借贷的关系。银行的支付条件是最容易被监督并执行的。换句话说,我作为银行,你作为储户,我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于我们的交易来讲没有太多影响。只要我付给你3%的利息就可以了,其他你不用管。因此,这就使得银行业的交易相对来说容易发展。其次就是保险业,保险的本身也是一个金融合同,但保险和银行存款或者银行贷款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比如汽车保险,在出了车祸以后汽车受了损害,才可以发生支付;又比如医疗保险,要在人生病的时候才发生支付等等,人死了、汽车受损了、人生病了等这些条件,总的来说还是很好验证的,这类支付条件是不会因为我们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有什么变化。比如,车祸中有警察可以帮助验证确确实实是车辆被损坏了,人有没有生病也是医生可以验证的。所以,这些发生支付的条件很容易判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较小,对保险业的发生和发展障碍不是太大。 至于债券的发展,公司债、政府债和银行的存款类似,都是固定利率证券,所以这类交易市场较容易发展,至少跟股票比起来更容易发展。比如,你购买A公司债,每年的利息是8%。那么,买完以后你就可以不管了,即使A公司今年取得了50%的ROE,对买债券的人来说关系也不大,换句话来讲,债权人惟一关心的就是A公司会不会在债券到期之前发生破产,只要它不发生破产,其他的事情就不用债权人考虑了,管理层怎么乱用它的资产,怎么样吃喝玩乐,跟债权人没关系,那些是股东们管的事。债权人只管他们的8%利息能够得到就行了。 记者:因此债券市场相比股票市场要容易发展得多。 陈志武:股票市场的发展是最难的。剩余索取权如何体现是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掌握公司所有其他证券的人都分得他们应该分到的以后,剩下来的钱就归股东。股票作为金融合同,最困难的地方首先在于其发生支付的条件是很不确定的:如果这个公司赚了钱,只是有分红的可能,赚了很多钱之后是不是真的要分红还要由公司管理层来决定,而管理层掌握的内部信息最多,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在股票市场被最大化到最极端的程度,外部股东处于极强的信息劣势。因为股票发生支付或说分红的条件是非常不确定的,现金流的情况完全由内部人来掌握,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好股票市场之前首先要有比较好的独立司法体系和信息披露与报道自由。否则,股票这种特殊的金融契约就难以有深入发展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