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笔者认为,当前经济企稳回升,从性质上看只是出现了一定转机,还谈不上是转折,更不能认为经济已经全面复苏。目前还不宜过早地收紧宏观经济政策,而应继续保持必要的政策刺激力度,下大力气夯实经济回升的基础。
出现积极变化
当前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基本上结束了“去库存化”阶段。在经历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度库存调整之后,二季度工业产成品增加额为1450亿元,较一季度净增加3470.6亿元,企业已经开始进入温和的库存回补阶段,剧烈的库存调整基本结束。因此,扩大内需政策对即期生产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目前有60%以上的行业生产增长加快,近60%的工业产品生产加快,尤其是发电量和钢材等主要工业品生产增长明显加快。
扩大内需政策成为经济出现转机的主要动力。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比一季度加快4.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并没有因为就业减少和居民收入下降而下降,尤其突出的亮点是,汽车、房地产两大主导产业销售增长加快,分别增长31.7%和17.7%。
市场信心持续增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2%,已经连续四个月跨越扩张——收缩分界线,表明制造业的扩张具有持续性。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今年3月触底后开始反弹,5月份回升到86.7。尤其是股票市场在全球股市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股市由最低1600多点一路上行至目前3300点以上,表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然而,尽管当前经济出现了上述积极变化,但增长基础并不稳固,政府驱动型特征十分明显,民间投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消费需求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状况未见根本性好转,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如果现在改变政策姿态,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再次探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