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下半年信贷收缩并非政策转向

金融危机以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给了中国经济许多惊喜。但随着经济进一步企稳回暖,货币政策也走到了一个关口。上半年的天量信贷可能引起通胀风险的隐忧仍在,央行的一句“动态微调”让政策转向的猜测又起。

天量信贷背后的隐忧   2009年上半年新增信贷7.37万亿元,轻松超过了2006年和2007年全年新增信贷的总和,而6月份M1、M2的同比增速也分别以24.8%和28.5%创下历史新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似乎显得“相当宽松”,“相当宽松”的信贷流向了哪里呢?
  股市和楼市指数翻番、个股翻倍、房价上涨、地王再现等信息频现各媒体头条,部分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几乎成为共识,由此催涨了资产的价格,强化了通胀的预期,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自明。
  另外,信贷大都进入了国家4万亿元大盘的基建项目,对保就业和促消费能否做出实质性贡献令人担忧。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今年一季度已经升至4.3%的历史峰值。

TOP

根据央行二季度对全国50个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居民的消费意愿已降至历史最低点,而储蓄意愿则创造了历史新高。该调查还显示,居民的收入感受指数不但突破了历史低位,而且首次出现负值。   “这么多钱砸下去,如果既没有就业率的增长,也看不到消费水平的提高,GDP的增长变得和老百姓没有关系,这样的增长很难持续。”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仲继银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对此,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上半年信贷增长确实有些“过度”,在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不变的前提下,需要适当控制信贷增长速度。
  他认为,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才刚刚显现,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定,外部环境尚不明朗,保增长仍然是最主要的任务,在经济衰退期首先要保证政府手里有钱,才有力量促就业、惠民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