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逻辑中判断“7.29”震撼的力量
下一主题:150万元买到废纸一张 权证“末日轮”闹剧何时休
返回列表 发帖

高手是怎么死的

人性的缺陷

      说到苏东坡的大名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国文学史上但凡以讲道理为出发点的诗作,其地位没有超出这首诗的。道理讲得如此浅显,又如此被人广泛接受和认可。很多人恐怕小学甚至学前班就会背诵了。
      但实际上呢?我们真的接受了吗?
      这里牵扯一个人们都在其中,但始终回避、或者拒绝面对的心理现象:人类的谎言或者“自我欺骗”的心理学规律。

人性的缺陷

      说到苏东坡的大名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国文学史上但凡以讲道理为出发点的诗作,其地位没有超出这首诗的。道理讲得如此浅显,又如此被人广泛接受和认可。很多人恐怕小学甚至学前班就会背诵了。
      但实际上呢?我们真的接受了吗?
      这里牵扯一个人们都在其中,但始终回避、或者拒绝面对的心理现象:人类的谎言或者“自我欺骗”的心理学规律。

TOP

又比如热恋中的我们。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两情缱绻、柔情蜜意,还有浓到发腻的关怀和体贴等等,以及表达不完的男人的帅气和女人的完美。如此等等、等等。这时的我们常常表现得像天使一样,我们自己也以为自己是天使,是在为对方活着。“我可以为你死”,“为了你,我什么事都做”,这些经典对白不知熔化了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的心。但事实上呢?这时的我们难道不是被弗洛伊德所说的“力比多”和一种“复制”自己的冲动所控制吗?.....要不然,爱情当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嫉妒、偏执和伤害?

TOP

 还有,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听到某位先生或女士对别人说:“这件事从你的角度看或许是对的,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但是”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有几个人会为了空洞得不知所云的“公正”或“正确”之类的字眼而甘愿放弃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呢?包括本来微不足道的“自尊”和本来就不存在的“优越感”等等。

TOP

 以前读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经常被其中揭露出的人性中丑恶和黑暗的一面所震撼,三重人格、泛性意图指向、自我欺骗、破坏本能、和人格发育问题等等。虽然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加深最终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跳了出来,但却经常慨叹于人类“善辩”和“自我安慰”的才能。这可能也是人性中自我安慰的一种心理需求吧。否则人们怎么活呦!

TOP

 看来,上面所说的“横岭侧峰”现象是一种单凭人们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和规律。但我在想,如果人们真的掌握了苏东坡在诗中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并且具备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的能力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果真敌人那么可恶、朋友那么可爱吗?难道敌人真的不可饶恕吗?答案就不会那么确定了。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比喻成千里马,无疑朋友是鲜花和水草,敌人是抽打我们的皮鞭。但是,对一匹千里马来说,是鲜花和水草使它跑得快呢?还是不停抽打的皮鞭使它跑得快呢?

TOP

  还有生和死的问题。热爱生命不用说是人的天性。整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变得美丽缤纷、多姿多彩。假如没有生命,这个世界就会成为一潭绝望的死水。但是,假如没有死亡呢?没有死亡就没有诞生,也就没有爱情;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就没有多姿多彩的生命。没有死亡,生命就会成为一种日复一日的、简单的“重复和抄袭”。更何况,所谓“死亡”只是个体、而非世界总体的“消失”。从个体的角度看,死亡是“消失”;但从宇宙总体的角度看,正是“死亡”使世界变得五彩缤纷。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宇宙间一种更高级的“生”的方式。
      假如我们真能这样看问题,世界不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吗?我们不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了吗?

TOP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关键是超越自我。真的能够站在远近高低的“多个”角度看待世界

      有些常看低一切,什么都不屑去做,终有一天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在危机、困难面前毫无依仗,穷途末路;而另一些人却什么也放不下,于是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使自己身心疲惫,最终在利益面前迷失、牺牲了自我。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根本不在乎输赢的人,他的人生会索然无味;而太在乎输赢的人,会玩的很累,输不起。
      危险固然可怕,但比危险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制造灾难的隐患,人生中有很多

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施加点“压力”,让“压力”唤醒我们的斗志与韧性,使自己小心翼翼,减少危险。
      不记得是哪个国家,一村庄附近有一活火山,火山经常性的喷发,开始村民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躲避,后来人们发现那喷发的火山并不能给大家带来多大的危害,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直到有一天,一次巨大的火山喷发来临了,措手不及的人们刹那间被溢流的熔岩吞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性思维”导演的一出悲剧。

      不要做过于谨慎的犹豫先生
      一位智商一流、持有大学文凭的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TOP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路过一片苹果园,望见的都是长势喜人的苹果树。

      他禁不住感叹道:“上帝赐予了这个主人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这里耕耘吧。”

TOP

 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说不做,总在犹豫;有不少人只做不说,总在耕耘。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有了成功的方法并且付诸于行动的人。       

      过分谨慎和粗心大意一样糟糕。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有信心,你就必须用令人信赖的方式表现自己。过度慎重而不敢尝试任何新的事物,对你的成就所造成的伤害,就像不经任何考虑就执行突发的想法一样严重。

      没游过泳的人站在水边,没跳过伞的人站在机舱门口,都是越想越害怕,人处于不利境地时也是这样。治疗恐惧的办法就是行动,毫不犹豫地去做。再聪明的人,也要有积极的行动。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从逻辑中判断“7.29”震撼的力量
下一主题:150万元买到废纸一张 权证“末日轮”闹剧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