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控制来讲,一方面定量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目较多,自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散;另一方面定量投资中使用风险模型精准地控制风险。因此定量投资中的风控把握相对较大。
当然,任何一种投资方式在拥有优越性的同时也必然有它的局限性。从定量投资来看,由于模型经过长期历史验证,投资人在模型的使用上有可能对历史产生依赖,因此需要我们在模型设计和使用上注意根据市场作灵活调整。
另外,定量投资人需要不断提高模型的智能化来增加个股研究的深度。应该说,模型智能化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举个例子,曾经有朋友开玩笑说,他选择上市公司主要看公司老总的面相,并认为这是无法量化的。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首先将全部上市公司老总的照片扫描输入电脑;然后请专家定义“好面相”的标准,比如额头的宽度应该是脸颊的多少比例等等,并据此给每一个上市公司打分、排序——我们暂且叫它‘面相因子’。如果经过多年的数据验证,根据这个因子形成的组合的确表现出色,那么,将“面相因子”加入选股模型是可以实现的。
不过,最难于避免的恐怕是投资策略同质性的问题。这是不论定量还是定性投资都会遇到的问题,它是某种投资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然,在A股市场上短期内定量投资方式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这方面问题。 |